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黑龙江肇州农民自制菌种育出优质蘑菇

   日期:2015-05-29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87    评论:0    
  阳春五月,阳光明媚。永乐镇一食用菌基地里,工人们有的在装菌包,有的在拉运原料,有的在伺候大棚,一派繁忙景象。今年45岁的刘学丽就是这个基地的主人。从一窍不通到摸索探路,后来,她自制菌种育出优质蘑菇,成了十里八村响当当的“蘑菇大王”。
 
  听广播,种植食用菌
 
  2003年,刘学丽和爱人王春晓都在当地粮库上班,生活条件一般。一天刘学丽从广播中听到有农户靠种植食用菌发家的新闻:“我家院子就能当种植基地,再者我老公没少看食用菌方面的书,这事值得研究啊。”
 
  当年,王春晓购买了锯沫子、石灰、石膏、玉米瓤等原料,用来培育菌种。书上提示说放糖效果更好,然而效果却差强人意。
 
  尽信书,不如无书。经过反复试验对比,发现放糖使菌种“事倍功半”,总结原因是当地土壤气候等条件并不适宜。
 
  “那会儿确实挺挠头,手里的3万积蓄加上卖车的钱,一共4万多元都投了进去,结果却没啥起色,真的挺上火。”王春晓边挠头边回忆着。
 
  2005年,二人都下岗了。
 
  “我去大庆开出租车也比在家整这个强。”王春晓想另谋出路。
 
  “干啥事不坚持能成功啊?我就想做好这件事,但我看的书没你多,掌握的技术太少,你得留在家帮我。”刘学丽一顿央求,王春晓不走了。
 
  连轴转,赔个底朝天
 
  “整个永乐镇都没有整这玩意的,你俩能行吗?”王春晓的母亲觉得这事不靠谱。
 
  一回生,两回熟。决心要吃食用菌这碗饭的二人,决定破釜沉舟。
 
  两年过去了,星星点点的食用菌卖给了零散的菜贩子,收入微弱到不解燃眉之急。
 
  车到山前必有路,刘学丽和王春晓决定自行研制适宜本土的菌种。
 
  镇上种玉米的多,王春晓买来玉米粉、玉米面,再拌入微量元素,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了。
 
  技术掌握了,菌种已做成功,刘学丽悬在半空的心才落了地。
 
  2007年,刘学丽打算扩大种植规模,买下邻家的种菜大棚培育菌种。可种菜的棚子光照太足,地表也湿,放进去的菌种又打了水漂。
 
  二人望菌兴叹。“家里已负债累累,要不我还是出去打工吧,多挣点,把欠的债还还。”王春晓想当“逃兵”。
 
  “走过的路,最起码咱知道哪有坑,这地方不行,咱就换适合的地方,不能打退堂鼓。”刘学丽鼓励王春晓。
 
  靠坚持,终成“蘑菇大王”
 
  同年,夫妻俩跟镇里寻求帮助,镇里给找了乐园二分厂的一块空地。
 
  那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地。10亩地,一年租金4000,当即交了3年租金。
 
  最穷的时候,连吃饭钱都没有,刘学丽贷款8万元继续干。
 
  在这10亩地上开疆动土,王春晓还完善了先前摸索的方法。
 
  坚持不懈,终能孕育生的希望。情况一年比一年好转,一棚室可产3万斤平菇,一棚纯挣近两万元。
 
  年年增加棚子数量,今年已增至7个棚子,13万斤的平菇个大质好,销往大庆、哈尔滨等地。如今,刘学丽终于露出笑颜。
 
  “这两口子一路摸爬滚打,现在成蘑菇大王了。”同乡调侃着。
 
  技术和经验都有了,接下来,刘学丽两口子打算培育新的品种——香菇。二人通过考察市场得知周边香菇均引自辽宁,当地并无培育先例,缺口特别大。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