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8点,贵州省长官司村民组38岁的村民卢芝莲早早起了床,开始清洗厨具、打扫庭院,为即将到来的游客做好接待准备。
长官司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紧邻开阳“十里画廊”景区。2014年,长官司被列为贵阳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总投资5034万元,实施项目45个。借助美丽乡村的建设东风,长官司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种植猕猴桃500亩、金刺梨1500亩、软石榴300亩;同时,清理河道、绿化公路、修休闲道、建观景台,大力整治村庄环境。
“大环境好了,来村里游玩的人也多了起来,一斤葡萄能卖到15元。”长官司葡萄种植大户刘勇说。去年,仅葡萄采摘一项就让他进账40余万元。
村容寨貌、家庭院落环境的改善,让卢芝莲从地地道道的农民转变成为了农家乐老板。在卢芝莲家的客厅,存放着一张房屋改造前的照片。“以前屋后是垃圾堆、烂泥沟,环境卫生不好,来玩的人不多,更别提开农家乐了。”卢芝莲说。
仅仅一年的时间,卢芝莲的房子变了样——庭院硬化了,花池建起来了,白墙黑瓦,整洁清爽,屋后的垃圾场也改头换面建成了停车场。去年12月,乡里组织了一批农家乐培训,卢芝莲也报名参加了。如今,卢芝莲的农家乐“邻家小居”已经开始营业,截至目前已为她带来了3万多元的收益,“听了游客的建议,我准备再种点攀架葡萄,让院子更加漂亮。”
在贵阳市,和卢芝莲、刘勇一样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人还有很多。一直以来,贵阳市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主攻城乡统筹的重要抓手,强化选点布局,优先选取农业示范园区和旅游景区内的村寨作为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进行打造。同时,强化示范带动,大力开展“百村示范”和“千村创建”工程,注重相邻村庄之间的协调发展,对道路、建筑风貌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联动建设,实现融合发展,形成以点连线、以线成面、示范带动的良好格局,打造具有贵阳特色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44.16亿元,农村路、水、房、电、讯等基础设施水平和村寨综合环境得到提升和改善,改造提升村级综合楼136个,建成通村油路416公里,解决了8万人饮水安全,建成小康房2500户,实现农村通电、电讯全覆盖,改造农村危房万余户,建设基本农田3万亩;建成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80个,形成开阳“十里画廊”、乌当“泉城五韵”、观山湖区“环百花湖沿线”、息烽“红岩葡萄沟”、花溪“青岩古镇沿线”五条美丽乡村示范带。示范点所在村寨基础设施、集体经济、人居环境、社会治理得到明显改善,村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今年,已投入资金11.45亿元,六项行动计划及51个在建“提高型”示范点建设工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