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产区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已经实行一个半月有余,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东北产区临储玉米收购累计3190万吨,其中内蒙古累计514万吨,辽宁累计69万吨,吉林累计686万吨,黑龙江累计1921万吨,当期临储收购数量明显低于上期,临储收购节奏放缓。
在临储政策的影响之下,玉米的价格虽然出现了恢复性上涨,受卖跌不卖涨思想的影响,农户售粮并不积极。除了国家收储政策覆盖的东北地区,在其他省份,前来销售玉米的农民也非常少,一些农民甚至出现溢价销售的情况。国家收储和市场销售两条线,都出现了农民惜售的现象。
临储价下调,农民丰收有烦恼
从早晨7点开始,中央储备粮内蒙古通辽直属库的运粮车就早早等在了收购点外,当地开鲁县建华镇俊昌村种粮大户高建立却仍在收购点外犹豫不定。他告诉记者,他家今年种了200多亩地玉米,由于玉米较多,家里没有足够的地方晾晒,所以他寻思,在价格合理的时候,就把玉米卖出去。但考察了一圈却发现,现在的收购价格却让他觉得不划算,想再等等。
在河南濮阳市子岸乡乡三里店村,记者见到了玉米种植户李伟。今年当地雨水丰富,李伟种植的11亩玉米又是大丰收,总产达到1万多斤。在他家的院内堆放着两大囤满满的玉米棒,金灿灿的,耀人眼。李伟告诉记者,这样的方式储存玉米有点不太理想,一是占空间比较大,二是玉米不易通风,容易受潮产生霉变。尽管他知道自己的储存方法有问题,但迫于现在的价格,也只能认倒霉。
玉米价格持续低迷,农民惜售
河南省不是国家收储玉米的政策覆盖区,等不了国家收储价,面对当地持续低迷的玉米价格,大多数玉米种植户的选择,依然也是等待,暂时不出售。
在河南新习乡,玉米企业收购老板王军杰告诉记者,今年玉米刚收获时价格还可以,一天能收五六万斤,最好时能收十多万斤。后来价格持续偏低,老百姓都把玉米储藏了起来,卖玉米的也少了,最近玉米价格稍微涨了一点,但是收售情况还是不理想,他们一天仅能收两三万斤。
王军杰:收购的玉米主要销往县内的饲料加工企业和县外的淀粉生产企业,大家都想着能在涨点,都不舍得卖。
全国各地粮农惜售玉米和当今低迷的玉米价格不无关系。今年9月份,我国实行了7年的玉米临储价格首次下调,定为每斤1元,比去年临储价格每斤调低了0.12-0.13元。市场上的玉米价格也从去年的一块多跌到了七八毛钱一斤。但从目前国内外玉米市场来看,大量玉米在国库中存储,加之国外玉米价格较低,供大于求的格局显现。
预测:后期玉米价格上涨可能性不大
内蒙古通辽市粮食局局长周志文:近几年,受国内外经济低迷影响,大多加工企业处于停产或现产状态,市场需求低迷。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加之国外玉米价格非常低。所以,目前来看,玉米价格上涨可能性不大。
农户观望,玉米囤积导致价格下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眼下,山东、河南、河北、新疆等地的干粮价格每市斤不足9毛钱。当地收购商王军杰分析说,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今年玉米滞销等多种原因造成的。玉米在今年价格低谷时,每公斤仅1.7元,农户们坐等观望,迟迟舍不得脱手,进而导致玉米囤积。
建议:切记捂粮持价,谨防后期粮质霉变
据周志文分析,东北四省区是国家临储政策在托底,否则价格会更低,明年临储收购结束后,玉米价格可能还会有回落的风险。河南、山东等地区的玉米价格受供需格局影响,不会较大幅度上涨。本月是玉米上市高峰期,现货市场仍有下跌风险,把握售粮时机,切记捂粮持价,谨防后期粮质霉变。
周志文:没有存储条件的情况下要抓紧售粮,防止霉变,造成进一步的损失,或者承担后期卖不出去的风险。在有存粮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粮食晒干,出售干粮,这样也可以增加一些收入。以现在的水分计算,出售干粮比直接出售潮粮每市斤可多卖3分钱左右。
国家临储政策在托底,否则价格会更低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下调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也是希望传递一个信号,改变农民长期以来国家的临时收储和托市收购,同时引导规模化经营的农户,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来决定种植的面积和品种。河南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分析师申洪源为此分析说,近段时期以内,市场上的玉米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