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环疫苗是当前猪用生物制品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疫苗之一,仅全病毒灭活疫苗已有近30家企业加入战局。此外,随着圆环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载体疫苗的成熟以及圆环-支原体、圆环-副猪二联苗的研发成功,国产圆环疫苗市场的战况会更加激烈。
随着圆环苗使用在猪场的广泛铺开,也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应激反应较大,造成安全问题和抗原含量不足,不能实现长效保护较为突出。面临日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只有率先解决现有圆环苗存在的问题,才能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因此圆环产品的升级换代已经迫在眉睫。而疫苗产品的升级,自然离不开生产工艺的创新和进步。
纯化工艺拼技术更拼经济实力
据猪场反映,有的圆环苗首免应激反应在1%左右,二免应激反应甚至达到2%-8%。为什么会产生应激反应呢?据了解,疫苗的主要成分除了抗原(圆环病毒粒子),还有细胞裂解碎片、培养基成分、血清蛋白(BSA)、内毒素等杂志成分,而这些都是引起疫苗副反应的主要原因。另外,质量不好的佐剂也是引起注射刺激的主要原因。因此,纯化对疫苗生产来说作用举足轻重。
据成都天邦首席科学家高鹏介绍,至少需要三步纯化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第一步首选过滤掉比病毒粒子大的杂质颗粒,第二步再滤除比病毒粒子小的杂质,还需要第三步去除BSA、内毒素。过程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过程却复杂的多,对疫苗生产工艺要求非常高。通过升级纯化技术,疫苗效价能提高3倍,降低10倍,杂蛋白降低了4倍。
而且纯化效果,一方面受工艺水平所限,另一方面也与成本相关。行业人士表示要想做好疫苗的纯化,达到相同的抗原含量成本要增加40%左右。即使技术层面能够做到,也需要企业对此有足够的资金,和精制疫苗的信念来支持。
悬浮培养提升病毒滴度10倍以上
抗原含量不足,感染压力大时不能长效保护是很多圆环苗的另一常见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改进培养工艺增加抗原含量,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免疫程序等方式来降低感染压力。
据了解,在生产过程中,种毒对细胞的适应性、细胞培养技术等都决定了种毒繁殖的数量,进而影响抗原含量的多少。因此,病原与培养细胞的适应性往往是疫苗研发的关键。这是对流行毒株和细胞系的双向筛选过程,合适的培养环境是病毒扩大繁殖的基础。为了筛选合适的培养基和细胞系,研发机构往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生产工艺的升级,在生产效率以及成本上更是有巨大差异。据高鹏介绍,从传统的转瓶培养升级到悬浮培养,圆环病毒的生产效率可提高30-50倍,收毒代次从3-5次增加到十几次,培养病毒量大幅提高。目前,成都天邦已经投资近一亿人民币,建成3条500L微载体细胞悬浮培养灭活疫苗生产线。
高鹏表示,虽然悬浮培养工艺的设备比转瓶培养设备成本更高,前期生产线投入巨大,但由于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疫苗生产的成本反而会下降。因此,将是未来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将悬浮培养技术用在圆环苗上,还能弥补全病毒苗与亚单位疫苗之间的差距。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相比全病毒疫苗要差一些,需要强大的免疫增强剂辅助。而且亚单位苗在母源抗体的传递上存在差异,免疫母猪对通过母源抗体对仔猪保护也不如全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