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坝猪是源自昆明市禄劝县撒营盘地区的一种本土猪种,具有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昆明市禄劝县团街镇树安村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培育、发放猪种,由贫困户养殖,为当地贫困户带来了脱贫增收的新路径。
已带动66户贫困户参与养殖
“养殖厂里有50头母猪、3头种猪和300多头小猪,都是从其他地方收购过来的纯种猪,价格可贵了。”在树安村撒坝猪繁殖厂,厂长李应德介绍:“猪品种好,农户养大了才能卖上好价钱。”
与普通猪不同,这些撒坝猪皮肤呈黑色,个头也相对矮小,看起来并不起眼。不过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及健康的愈发重视,拥有更好肉质和营养价值的撒坝猪越来越受欢迎。
“就在前年,团街镇高寒山区的几个苗族村民把自家养的撒坝猪拉去市场上卖,价格比普通猪高了几倍。”树安村党支部书记普光辉介绍,听到该消息以后,自己提出了开展撒坝猪养殖的建议,在昆明市政法委35万元的资金帮扶下,今年4月26日,面积有6亩的养殖场建成。
村委会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推广撒坝猪养殖,为当地贫困户带来了新的增收途径。“团街镇目前共有3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场繁育的小猪将分批次发放到每一户。今年11月18日,第一批132头小猪已经发放给了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下星期还将进行第二批发放,预计发放到150户贫困户手中。”普光辉介绍。
收购价高于市场价5%-10%
郭应权是禄劝县树安村戈拉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今年已有70岁,由于儿子在多年前病故,老两口便承担起了抚养孙子、孙女的责任。如今,17岁的孙子在上高中,22岁的大孙女则在城里打工,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今年11月18日,郭应权领到了村里送来的两头小猪,把小猪养好养大,成为了他增加收入的最大盼头。
“以前我也养过猪,卖了贴补家用,之后就没养了。”郭应权说,“这种黑猪因为要一两年才长得大,当时养的人并不多。”
据了解,树安村主要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撒坝猪的饲料来源不成问题,唯一成本较高的地方在于饲养周期较长。普通猪养6个多月就能出栏,而撒坝猪至少要一年,个头也不如普通猪那样大。不过在市场上,撒坝猪的价格基本是普通猪价格的两三倍,因此也能带来不错的收入。
如今,郭应权一家已经住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而村里送来的两头小猪,也为他带来了脱贫增收的希望。根据合作社与昆明公交集团签订的收购协议,养殖成熟后的撒坝猪将以高于市场价5%-10%的价格进行收购,按照25元/千克的收购价计算,一户贫困户饲养两头120千克的成猪将获得6000元以上的收入,有望实现脱贫增收的目标。
眼下才发放了第一批猪仔,已经有贫困户提出多养几头的意愿。普光辉表示,按照计划,第三批猪仔要到成猪生完小猪以后才能发放,在保证每户贫困户都能领到两头猪仔的基础上,对于愿意多养的贫困户,他们今后也将会提供额外的猪仔。此外,村里的养驴场也正在筹建之中,预计明年三四月份开始建设,贫困户脱贫增收的路子越来越宽。
相关
云企欲打造撒坝火腿品牌
在云南,撒坝猪以良好的肉质在本地消费者中拥有不俗的口碑。2008年,禄劝火腿加工企业生产加工的“撒坝火腿”获得了“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撒坝猪也在2011年被省农业厅评定为云南“六大名猪”之一。
虽然拥有不错的口碑和良好的资源,但是撒坝猪产业不论是在分割品市场还是火腿等深加工市场尚不成熟。此外,在一些外来品种的冲击下,撒坝猪由于饲养周期长、瘦肉率低等原因,饲养数量曾急剧减少。有统计显示,1991年禄劝全县纯种撒坝猪存栏量有17万头,到了2005年只有2000多头。
业内人士周德生介绍,他所在的云南撒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去年组建相关团队,走遍了禄劝县各个偏远山区及楚雄州、石林县等地,最终收集到了8个撒坝猪原生种群,数量只有100多头。尽管数量少,但周德生认为,撒坝猪的肉质更好,且肥肉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及健康愈发重视的当下,撒坝猪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公司与云南农业大学等单位进行合作,在禄劝县建立了撒坝猪良种繁育场,开展撒坝猪保种选育、扩繁等一系列工作。此外,公司在种猪销售、火腿加工等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周德生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建撒坝火腿深加工工厂,目前正在选址中,待建成以后,将重点围绕品牌建设打造撒坝火腿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