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长丰村,一块原来的弃土场,如今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养猪场。比较特别的是,这个养猪场还是该镇另4个贫困村的“飞地经济项目”,今年见效后,将带来100万元的收入。
这个养猪场,由长丰村的女婿、畜牧专业毕业的徐福俊和妻子所建。“一栋厂房有12间圈舍,养540头生猪。”徐福俊说,养猪场目前建好运行的有5栋厂房,2700头生猪,再过两月就可以出栏。
徐福俊说,养猪场几乎不要太多的人工,多以机械自动化作业,“以投料为例,上午10点,下午17点,闸刀一拉,传输带自动送料。”他说,在厂房里,每个圈舍都连接自动化猪槽,根据食量,随时自动控制闸阀。
圈内配有电子控温设备;粪便可自动化处理,输送到处理池发酵后再机器打碎,制成干粪。“不要小看这些干粪,可以解决几百人就业。”徐福俊神秘地说。
原来,养猪场所产生的干粪,正成为当地现代农业的主要肥料。下游的600亩辣椒已经育苗,300亩有机蔬菜已经移栽,1000亩脆红李正在种植。三合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钱勇说,这些产业,可以创造300人的用工之需。
建养猪场不仅投入大,而且对环保有严格的要求。项目选址之初,三合镇相关人士就考虑能否让该项目带动更多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
最终,镇里选择“飞地”模式,帮助当地5个贫困村“抱团”发展。
所谓“飞地”,原意是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养猪场选址在长丰村,但与马坪、冷水、泽头、芦岩4个贫困村的区域并不毗连,所以对这4个村而言,是一种‘飞地’经济现象。”三合镇干部贺先辉说。
据介绍,为整合力量推进扶贫,三合镇将上述5个村的上级扶贫资金、村集体资金、村民股金等整合1380万元,在长丰村利用弃土场,建成了这个现代化的温室养猪场。56户贫困户,通过“特惠贷”入股。
由于是5个村共同的项目,这个现代农业园被命名为“五春园”。“预计年纯收入100万元,其中50万元用作村集体分红,每村10万元;30万元用作贫困户分红;20万元作为养猪场发展基金。”贺先辉说,销售与公司实施订单销售,今年就能见效。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探索出一条贫困山村通过产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的路子。”三合镇党委书记罗燕华说,目前,五春园已成为当地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示范点、党建扶贫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