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旗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农牧林产业化富旗”战略,充分发挥生态、绿色、环境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助推农牧业提质增效。
优化布局 调整结构
该旗坚持“稳粮、优经、扩饲”的发展思路,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优化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发展优质杂豆、食用菌、中草药、蓝莓、榛子等市场销路好的特色作物,重点发展了40万亩芸豆、3万亩紫苏、2.5万亩北药、两万亩汉麻、3.5万亩榛子、2500亩蓝莓、6000万袋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其中中草药市场潜力巨大,主要栽培了北五味子、黄芪等寒地药材,有效成分积累高,市场竞争力强,已成为北京同仁堂部分中草药原料供应基地,后发优势明显。2017年,全旗共种植中草药2.5万亩,总产值4000万元。
按照“稳羊增牛扩猪禽”的发展战略,近年来重点发展了南部乡镇肉牛、肉羊和北部乡镇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81万头(只)。依托森林生态优势,着力培育了野猪、狍子、蜜蜂、林蛙等林下特色产业。同时,积极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建立龙头、基地和农猎民之间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牧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加大对绿色农业开发项目和农畜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绿色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重点壮大绿康肉业、荣盛芸豆、诺敏山食用菌等绿色农畜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该旗现有汉麻纤维加工厂4个,配套炭粉加工厂4个,订单种植汉麻两万亩,形成初级产业链条。依托大杨树镇荣盛商贸建设的紫苏基地,建成紫苏粗加工、深加工流水线各一条,紫苏种植面积3万亩。人工种植蓝莓面积2500亩,年产量1200吨,原生态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加工的蓝莓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全旗现有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1669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8%。
做强产品 做优品牌
该旗拥有森林、草场、水域、沃土等天然优质资源,素有“北国碧玉”、“绿色净土”之美誉,具备打造绿色农畜林产品品牌的优势和条件。
按照“名优特精”的方向,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围绕主导产业,不断提高“三品一标”认证数量和质量,实施农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统筹推进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建设,做大做强农畜林产品“生态品牌”“原产地品牌”“地理标志品牌”。创建了大杨树芸豆、小二沟大米、甘河豆腐等一系列绿色农产品知名品牌。扶持诺敏绿业、原生态制品、北方药业等林下产品加工企业做优品牌、做大规模。“诺敏山”牌黑木耳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2015年获得农业部“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鄂伦春蓝莓、鄂伦春黑木耳、鄂伦春北五味子成为2017年首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登记产品。
目前,鄂伦春旗共有“三品一标”认证企业7家、认证农产品公共品牌18个。2017年共有3个有机产品、7个绿色产品、一个无公害产品完成了续展工作,新认证绿色食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两个。诺敏山、鲜卑源、兴安猎神、夏日、布苏里和吉天鹿业6家企业品牌荣获2016年内蒙古名片价值品牌。诺敏山、兴安猎神、鑫诺桦树皮画和鲜卑源4家企业品牌入围2016年内蒙古名片百佳农特产品榜单。
多年来,该旗先后获得“自治区粮食安全生产先进旗县”“杂豆生产基地”“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荣誉称号。
创新营销模式 提升信息化水平
该旗积极探索创新农畜产品营销模式,加快建设特色农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电子商务、订单直销、冷链物流等新型业态,探索在大中城市建立特色农畜产品直销店,打造农畜产品产销一体化流通链,拓宽农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针对农牧业信息化发展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提出“互联网+”农牧业的总体规划,搭建了“鄂伦春旗农牧业信息网”,实时发布鄂伦春旗农牧业新闻,宣传农牧业新政策,发布科学种田、科学施肥、科学喷药等新技术。网站内含“办事服务”模块,网上公开办理流程与材料下载,方便农民群众办理各项业务。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手机短信查询,2015年该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请进入“国家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平台”成为县级管理员,发布全旗82个行政村的手机短信施肥指导单元图,只要农民在图中找到自家地块,即可实现手机短信查询测土配方施肥方案服务。
同时,搭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台,接入了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平台。该平台能实现对农畜产品从种养殖开始到采收出栏所有的农事信息的掌握和监管,从而达到可追溯的目的,竭尽全力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目前此项工作走在呼伦贝尔市旗县前列。
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基地暨青年电商创业园筹建运营以来,已和鲜卑源、原生态等14家企业建立业务联系,线上通过天猫店、手机APP、网站、微信公众平台,主推鄂伦春自治旗农山产品、美食等,线下主营对内业务。成立电子商务“智愿者服务队”,招募具有一定电子商务经验的本地人才,开展初步的电子商务交流培训。下一步,将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形成的商品配送网络体系,打造电商支撑体系,将配送中心、商贸中心与物流配送相结合,将电商服务站与农家店、邮政便民站相结合,打造三位一体的农村电商便民综合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