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当归一亩地的收入有5000多元,比种土豆、玉米收入高多了。”近日,云南昆明禄劝县九龙镇麻地村委会副主任杨兴贵说。
自脱贫攻坚以来,禄劝县九龙镇一直把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来抓。经过3年发展,目前已初见成效。通过土地流转,农户为种植企业打工,每年收入可达5万余元。自己种植经济作物,每亩纯收入可达3000元至5000元不等。
种当归:每亩增收2000元
麻地村委会位于海拔2000米的山区,由于气候寒凉,以往全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烤烟,其余土地主要种植玉米、土豆自给自足。脱贫攻坚以来,禄劝县倡导发展特色产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麻地村找到了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杨兴贵回忆,2016年自己进入村委会工作时正值禄劝县启动脱贫攻坚工作,面对村庄贫困的面貌,他希望通过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在2017年年初,他通过与禄劝彝药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有合作关系的同学得知,种植当归每公斤的保护价为6元,每亩纯收入至少在4000元以上。种子由合作社发放,当归成熟时由合作社人员上门收购。
杨兴贵与村集体商议后,决定试种当归。去年,他发动了8家人种植20余亩当归,到了年底禄劝彝药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按时上门收货,并按照年初的定价进行支付。村里的建档立卡户松文全夫妇种植了2亩当归,收入1万多元,加上养猪及种植其他农作物,当年共收入2万元。
村民们也算了笔账,种当归每亩的成本仅1000多元,纯收入5000多元。种烤烟每亩成本2500元至3000元,纯收入3000元左右。原来观望的村民,纷纷加入种植当归的行列。今年,麻地村委会有35户人家种植当归144亩,其中12户为建档立卡户。杨兴贵计划,到明年再吸纳30亩土地种植当归,每家人扩大当归种植面积后,收入就能上万了。
自2016年以来,九龙镇产业发展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以现有的专业合作社或市县帮扶部门为有效载体,多途径加快产业化进程。
目前全镇种植中药材10832.37亩,主要种植三七、当归、葛根、党参等品种。种植当归1850.22亩,种植农户651户,其中贫困户225户,预计可实现产值745万元,户均增收11440.58元。
流转土地又打工:每年增收数万元
在教务营村委会,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在企业打工,能拿到的钱更多。自2016年底开始,昆明产投公司下属无量药谷公司在九龙镇以每亩每年700元至720元的价格承包土地5296亩用于种植三七。雇了150户村民管护三七,每户人家每年可得4.5万元至5.5万元工资。
教务营村委会树德卡村小组的张朝平夫妇,将自家17.4亩土地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到公司后,又常年在地里管护三七。张朝平夫妇每年可从公司获得收益57180元。张朝平说:“以前一年收入不到2万元,现在比以前宽裕多了。”
教务营村村民杨祖萍家共有18亩土地,流转12亩土地到公司每年租金为8640元。她每年农忙时到公司工作3个月,收入约6000元。加之在自己6亩土地上种荷兰豌豆的收益每年约2万元,一家人的生活没了压力。
位于山脚的沙鱼郎村委会,与外地企业合作种植辣椒,并对其进行深加工,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2016年,殷德海被选为沙鱼郎村委会主任,常年经商的他看到通海蔬菜远销省外,深加工后附加值提升明显。因此,在2016年6月,村集体到通海考察后决定成立禄劝德海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与玉溪市正刚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种植食用辣椒,并在沙鱼郎村进行深加工。
如今该合作社在沙鱼郎以及周边村委会流转土地1214亩,种植食用辣椒和贡菜。村民的水田以每亩每年1000元、旱地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出租给合作社后,还可以继续在农田里管护辣椒,每人每天的工钱在60元至100元不等。
据介绍,常年在合作社工作的沙鱼郎村村民有100余人。村民在合作社的工作时间每年为9个月,因此,每人每年可从合作社拿到的工资从1.5万元至2.6万元不等。
据悉,九龙镇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其中辣椒1300亩、荷兰豌豆1200亩,建档立卡户参与581亩425户,户均收益4500元。
据九龙镇农推中心主任付学东介绍: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政府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基地”等方式引导村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使其由传统式向规模化发展,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通过3年的扶持,全镇18个村委会均开通规范化村级电商运营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