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新药技术转让井喷在即?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 发布日期:2014-02-12 16:10
  •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 招商区域:全国
  • 浏览次数1963
  • 留言咨询
详细说明
7月9日,在第45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下简称新特药会)期间,国际新药技术转移与商业化合作高峰论坛暨项目推介发布洽谈会召开。

  据记者了解,此次新特药会上,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国药励展联合搭建了新药项目推介洽谈平台,吸引了很多国内外企业、投资机构以及科研机构参与,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的实施,国内新药技术转让即将迎来井喷。

  在本届新特药会引入技术转让平台之后,大部分参会企业对于技术交易都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一方面是跨国企业想投资国内有潜力的产品;另一方面是国外的创新型小企业想把技术卖给中国的企业。

  曼哈顿资本管理咨询公司总裁王进指出,现阶段,中国企业在海外买技术要更加容易。

  中国投融资促进会会长姒亭佑则建议国内企业在投资新药的时候,不要采取一次性买断的方式,要吸取国外分阶段付款的方式。

  常年从事技术引进的默克公司大中华区新药技术产品合作与引进总监胡静珊指出,就目前来看,只有能够满足临床需求,针对大市场的大品种才值得引进。

  据默克公司统计,在新药引进谈判的失败案例中,只有10%是因为价格问题,34%是由于商业因素影响,安全性因素占29%,有效性占27%,从以上数据看,企业在引进新药时最需要考虑的是产品是否与公司的战略相符。

  久逢知己,供方需方热情高

  近年来,技术转让成为医药企业获得新产品的主要途径。王进指出,目前国内外的大公司对技术转让的需求十分强烈,其主要原因是大公司上市后有业绩压力,而提高业绩的主要方式就是推广新产品。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球大部分大型药企的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都比较低,而目前大企业获得的产品中,50%以上是靠外部合作和技术许可获得的,其研发经费中的20%~30%用于购买新技术和新产品。

  据姒亭佑介绍,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好的项目和晚期项目十分稀缺,价格逐年增长。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统计,近年来,大药厂对新药技术的投资越来越早,在2004年,所有技术交易中的64%是购买晚期项目,早期项目只占25%,中期项目占11%;而到了2009年,早期项目的比例已经达到32%,中期项目比例提升为21%,晚期项目下降到47%。

  尽管国际市场对新药的需求强烈,但也不是什么样的新药都能受到青睐。据王进介绍,FDA目前在批准药物时也在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例如在糖尿病和心血管领域,对于安全性的要求就非常高,一般这类药物的获批时间相比其他产品都要晚2年。

  除了外资企业对技术转移热情高之外,国内企业也希望买一些新药,以补充自己的产品线。

  一位来自日本的女士对记者表示,在日本,有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想把新药技术卖到中国,也希望能获得中国创投资本的支持。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芮国忠回答了这位女士的问题,他表示,对于不熟悉中国市场的技术转让方来说,最好通过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这样的第三方平台来交易,以提高交易效率。

  话不投机,卖家买家合拍难

  多年前,创新药物三氧化二砷在国内的技术交易市场上连200万元都卖不了,但是在美国却卖出了20亿美元的高价。由此可见,不是中国没有创新产品,而是缺乏现代化的交易方式。

  王进指出,目前,国内技术交易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国内产品专利很弱,缺乏PCT及全球性保护,在交易时普遍采取买断的方式,很少采用O+M+R模式;另一方面,缺乏有经验的BD。

  从事新药研发投资的姒亭佑指出,有一次他想投资浙江大学的一个创新药物,但是这个产品并没有在美国申请专利,只在国内申请了专利,因此就无法获得全球性保护,即使这个产品很好,也无法投资。由于国外没有专利,这个产品很容易被别人仿制替代。

  胡静珊指出,目前外资企业在寻求新药技术许可的过程中,很少会选择一次性买断,一般都会采取阶段性付款的方式。据记者了解,外企在购买项目时一般会首付30%,这就要求卖家更具有资金管理能力。

  姒亭佑指出,这样的方式也是为了实现买家和卖家的风险共担。但是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都很难接受这样的交易方式,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心态与新化合物转化成产品的成功率较低有关。王进指出,目前签约采用O+M+R模式的合约,60%都会失败。

  尽管国内企业对创新药物的热情越来越高,但是仿制药技术交易还是主流,这也是一次性买断为何成为主流交易方式的原因,仿制药的风险毕竟小很多。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企业的技术交易产品主要是仿制药,年增长率为20%~30%。由于是仿制药,平均交易价格普遍偏低,一般是75万~100万元,很少有针对创新药物的交易。

  一位来自中小企业的代表告诉记者,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不如去买一个临床前三类新药,只花费200万元,这样,未来的临床和销售成功率都高一些。

  相关>>>

  市场需求催热品种交易

  “现在抢品种,看准的一定要跟紧了,稍微一疏忽,就可能被别人抢先了。”扬子江集团北京海燕制药常务副总经理石和鹏这几年在北方负责为集团引进项目,从他的这种感触中可以看出现在医药研发技术市场的火热程度。

  在第17届中国医药企业营销高峰论坛7月8日举行的同写意论坛上,如何找到好的项目,抓住项目并成功转化为企业的产品、市场,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

  市场恢复活力

  据四环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资产运营中心总监、同写意论坛理事长程增江分析,目前研发技术市场的复苏和繁荣,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上的新药项目不多,另一方面是因为行业繁荣,市场需要新品激活。SFDA在过渡期品种集中审评和批准文号清查等工作结束后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对3.3万个药品开展注册现场核查中,撤回了7999个药品注册申请;通过开展药品批准文号清查,注销了4337个批准文号;过渡期品种集中审评的2.5万积压品种,其中不批准1.5万个品种。在这期间,监管部门基本上没有新批准注册申请。

  在品种产出大幅减少的同时,自去年开始的新医改给医药市场带来了繁荣,市场对品种的需求持续上升。“企业不能只卖老品种,市场需要新品激活。”程增江表示。各种市场现象证实了程增江的说法:一些企业设立新品部和BD专员,专门负责引进品种,企业老板通过下指标、给奖励,激励BD专员抢品种。与此同时,技术转让价格大幅提升,围绕品种的并购加速,品种代理权争夺加剧。

  在需求的激励下,研发报批开始活跃。北京九环华康医药科技中心总经理任爱国介绍说,在2004、2005年的市场萧条时期,大约有60%的研发机构倒掉了。而大约1年前,研发技术市场开始复苏,研发的技术价值再次得到体现;但新注册法规的实施也使研发难度提高,成本相应也要增加。

  品种线不宜过长

  近年来,哈尔滨誉衡药业发展迅猛,该公司研发总监曹捷谈到,企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销售能力强,而是品种好。曹捷说,誉衡药业把自己定位为品种投资者,着力培养发掘产品、规划产品和销售产品三大能力。

  确实,没有一个品种是适合所有企业的,不同情况所需品种不同。华诺通(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峰认为,选品种首先要考虑企业自身的营销优势,一般是有一个明星产品,后续围绕这个领域更多着力。王立峰认为,一个企业能把两个领域的产品线做好就很不错了,不宜把战线铺设过长。

  目前企业获得仿制药品种主要有五种方式:代理销售、委托生产、企业兼并、新药受让和自主开发。对于企业来说,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有几个关键环节要注意把握。石和鹏和北京中证万融医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研发总监王洪飞等人都强调信息收集以及建立新药信息数据库的重要性。

  选定品种签署合同后,双方的合作也才刚刚开始。王洪飞强调,在品种引进的合作谈判中,首先要调整心态,引进品种并非一种交易,而是合作,双方建立信任才是根本。“合作共赢的心态至关重要。”


0相关评论
联系方式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该企业最新招商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