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菜篮子”虽小,却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去年,福州市从源头抓起,从细节入手,通过强化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副食品基地生产能力建设、健全市场流通体系等举措,实现了“菜篮子”产品供求平衡、品种丰富多样、价格稳定的良好局面。
保供应
新建6000亩蔬菜基地
连日来,天朗风清,闽清县普贤蔬菜基地近600亩的蔬菜长势喜人。这里每天都有约1.25万公斤的上海青、天津白、春菜等叶类菜上市,被送往永辉超市,满足城区市民消费需求。基地负责人黄初明告诉记者,因为政策好,去年他在种植500亩蔬菜的基础上,又新增了近100亩。
家住上海街道黎明新村的李奶奶每天都会去永辉超市黎明店买菜,超市里的部分叶类菜就来自普贤蔬菜基地。“现在很方便,想吃什么都能买到,各个季节的都有,品种多,还特别新鲜。”李奶奶说。
村民种菜能致富,市民买菜更称心。这只是福州市副食品基地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去年,全市新建蔬菜基地6000亩,全部蔬菜基地年产蔬菜75万吨以上,基本满足市区需求。”市商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福州市居民喜食短期叶类菜的消费习惯和季节性变化,去年福州市还出台了短期叶类菜扶持办法,增加短期叶类菜基地4400亩。福州市还继续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对成片上规模的新(扩)建大棚蔬菜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性资金补助,增加大棚蔬菜生产。截至目前,市直控蔬菜基地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3万亩,有效稳定了城区蔬菜副食品市场供应。
为打造货畅其流的流通体系,去年福州市还新建、改造了38个菜市场、100个社区便利店,扶持4家规模化经营的公司配套建设冷藏保鲜和流通加工设施,增加蔬菜市场调剂供应能力。数据显示,去年前11月,仅海峡蔬菜批发市场交易量就达到66.9万吨,同比增长2.5%。
在市直控副食品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福州市还加快发展规模养殖,不断提升基地档次。截至目前,蔬菜基地中有37个蔬菜品种获得有效“绿色食品”商标使用权、43个获得有效无公害蔬菜商标使用权;13家副食品基地被列为省级副食品示范基地,4家蔬菜基地被列为国家、省、市标准化示范区;全市49家直控副食品(猪、蛋、禽、羊)基地全部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无公害产品认证或绿色产品认证,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稳物价
试点31家平价商店
10时许,虽然已经过了买菜高峰期,但民天生鲜友兰店里还是围着不少买菜的市民,店里“农副产品平价商店”的标牌格外醒目。家住金山友兰苑的张大爷正跟老伴一起挑选中午吃的青菜。“这里的大白菜一斤0.98元,流星包菜一斤1.28元,快白一斤2元,比外面便宜些,我们经常来这里买。”张大爷说。
还有很多人跟张大爷一样,成为政府稳价惠民政策的受益者。作为福州市一项重大惠民工程,去年开始,福州市在五城区民天生鲜超市和禾盛粮油连锁公司的31家门店,开展首批平价商店试点工作,由物价部门运用价格调节基金,给予平价商店初期建设补贴、租金补贴等扶持。
根据要求,在市场价格平稳时期,平价商店经营的蔬菜类价格原则上应低于市场平均价格20%以上,肉、禽、蛋类价格应低于市场平均价格10%以上,粮、油类价格应低于市场平均价格5%以上;在价格异动时期,平价商店应按市政府价格协商机制有关规定承担稳价惠民工作。
“平价商店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福州市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覆盖城区主要社区的平价商店网络。”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说。
这名负责人还透露,目前市物价局网站正在进行改版,改版后,网站将增设一个平价商店栏目,里面不仅公布平价商店地址、平价商品目录,还会公布目录商品每天的市场平均价,以及平价商店的销售价。届时,老百姓前往消费将更加一目了然。
为了缓解低收入群体的“菜篮子”压力,去年起,福州市将低收入群体的节日食品券使用点也改到平价商店,今年春节的食品券金额还将从300元提高到500元,预计1月底前可发放到位。
不仅如此,去年福州市还完善了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从第三季度开始统一市、县价格补贴标准。明确当CPI同比涨幅达到2%或食品类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达到5%或CPI中粮食价格指数超过10%时,启动联动机制,对补助对象每人价格补贴50元;同期食品类消费价格涨幅超过5%的,每超过1个百分点,每人增加补贴10元,每人每月补贴总金额最高可达到100元。共有11万多人受益于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