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周赞记一家从中村镇烟家沟村到延安黄龙县谋生,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在这期间,周赞记打过工,跑过长途运输,做过黄龙县林业局野猪养殖饲养员。后来听说自己的朋友养殖野猪把钱挣了,周赞记思前想后,还是重操旧业,下决心搞野猪繁育养殖。在2009年,阔别家乡多年的周赞记回到了中村镇土桥村,“咱陕南地区水土好、空气好,适宜野猪的生长和繁育。”周赞记说。
经过一番周密的考察和选址后,周赞记先从别人那里买了三头野猪试养,随后将其与买回来的优质瘦肉型家猪进行杂交繁育,当年一窝子竟下了11个纯种猪仔儿,这让周赞记欣喜不已。“养殖野猪关键是要掌握它的习性,它肚子小、肠子细、吃的少,但要吃得好,间隔数天就要给其改善生活。”周赞记告诉记者,开始养殖野猪成本也不小。由于野猪爱吃生食,特别是喜欢吃红薯、洋芋、玉米,刚开始试养三头野猪一年光买吃的就得花去四五万元。“今年由于没钱买粮食,90个猪仔儿吃不饱、营养不良,结果都死了,损失了近30万呢。”讲起这个伤心事,周赞记唏嘘不已。经过五年的养殖实践,周赞记野猪养殖技术更加成熟、科学,养殖规模由最初的三头发展到现在的230多头。负责喂养野猪的吴华稳是土桥村人,他告诉记者,喂养野猪和家猪的方法很相似,每天的工作就是出粪、喂食和管好野猪打架,圈舍里的猪粪都得到了循环利用,被当地农民用于庄稼、菜地施肥。
经人工选育的野猪新品种,集家猪、野猪之长,它既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低胆固醇的优点,又改变了野猪皮糙肉厚、口感差的缺点,肉质鲜嫩香醇,野味浓郁。经过几年的发展,周赞记饲养的野猪产品市场行情看好,产品不仅在省内销售,还热销山东、安徽、新疆、江苏等地区,产品供不应求。
为了实现野猪规模养殖,建立野猪肉食品加工厂,周赞记目前正忙于办理相关手续和执照。“等最后一个许可证办下来之后,我打算把野猪放回山里,进行散养,实现生态养殖。”周赞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