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网销”如何助农增收,请听——雪峰蜜橘的“吐槽”

   日期:2015-01-2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尚武    浏览:80    评论:0    
核心提示:洞口,地处雪峰山东麓。山上遍布酸性红壤,我和同伴就生长在这里,大家称我们为“雪峰蜜橘”。
       洞口,地处雪峰山东麓。山上遍布酸性红壤,我和同伴就生长在这里,大家称我们为“雪峰蜜橘”。

适宜的温、光、水、土,橘农的传统栽培,让我茁壮成长。去年金秋时节,我出落得金黄鲜艳,“东家”老杨便将我采摘下树。眼下,我的照片仍晒在网上,待价而沽。

集中上市 卖难困扰

在柑橘大家族中,我属于宽皮橘。与冰糖橙、脐橙、蜜柚比较,我的皮最薄,汁多爽口,果肉脆嫩,吃来沁人心脾,但保鲜期也最短。

去年11月以来,洞口10多万亩蜜橘上市。别看我们个个光鲜靓丽,但由于上市期太过集中,近年来价格一直较低。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的前辈以“雪峰蜜橘”商标出口,名扬天下;市场经济条件下,我的“家族”一度沉沦。闹“蛆柑”那一年,行情最不好,每公斤只 卖0.16元,还不够采摘费,许多都烂在树上。

为破解“卖难”,去年下半年,洞口县政府牵手中国惠农网,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

培训农民上网,县里专门拿出100万元,扶持大户、农民合作社“触网”营销,全县已有190多个柑橘大户成为“网销示范户”。

上网销售 价格攀升

我的“东家”老杨有58亩柑橘,2014年收获接近1000担。

刚采摘下树时,我的兄弟姐妹堆满场院,如今已卖出三分之二;从开秤价每公斤1.2元,上涨到2.4元,比上年高了近一倍。这样好的行情,主要归功于网销。

去年8月,我还是树上的“愣头青”,老杨就被安排参加网销培训,成为中国惠农网的会员。工作人员把我们拍成照片,搬上网络展览。

我的靓照上网后,天天有人围观。“东家”老杨的销售电话不断,价格水涨船高。

销售十分顺畅,“东家”老杨暂时留下我们,等待春节再卖,免得一些老客户要货时“断供”。

三种卖法 不同身价

网络营销,级别不同,身价迥异。

在中国惠农网,我的“东家”只申请了“农批通”,级别最低,每年只交2880元的费用,让我们在网上展示,买卖双方电话谈生意,我的同伴卖出的“身价”并不高。

“农商易”就比“农批通”高一个等级,每年交的费用也翻番。村里另一个大户就加入了“农商易”。我的“近邻”通过筛选,分级装箱,由大货车配送,主销长沙的3000多家社区门店,每公斤不低于4元。

最高级的还是“精品惠农”,其实就是网上零售。顾客在网上下单购买,少到几公斤,多到数十箱。

2014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上,“精品惠农”特装参展,我的一些“远亲”单个卖到4元。他们都有成长履历表,打生态牌,无公害、绿色生产,获得绿色、有机认证,最终卖出了“天价”。

 数据记忆 助农增收

这几天,网上很多客户询价,我的身价又攀高至每公斤3元。这让“东家”老杨很苦恼,因为手中的存货已不多。

我的同伴们顺利“出阁”,其产地、价格、销地等信息,在中国惠农网上都有记录。从网上看,上市、高峰、错峰的价格不同,产销量清晰呈现。借助这些记录,“东家”可以踩准市场节拍,选择出手时机。

网上买卖双方虽不见面,却更加熟悉对方。长沙门店讲实惠,注重风味口感。广东超市既重口感,也看卖相,讲究精致,价格也更高。东北客商订单量大,需要多个村抱团,才能接下大单。

       看懂这些数据,“东家”肯定能把生意做大;与大市场无缝对 接,增收就是分分钟的事。
 
标签: 雪峰蜜桔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