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百合含糖量高、肉质细腻,有润肺、安神等功效,在东南亚、台湾等地非常受欢迎,每年出口产值达一亿多元人民币。”兰州百合协会会长高作旺21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高作旺也是素有“天下百合第一村”的兰州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支部书记。他介绍,兰州七道梁山脉地区10万亩山地是兰州百合仅有的生长区域。“受产区和地域的局限,兰州百合产业正在进行生产标准化、精深加工、销售网络等产业链的改造升级,其市场价值不断提升。”
作为兰州百合的原产地,袁家湾村远近闻名,村民们90%的收入来自种植百合。高作旺介绍,该村村民掌握丰富的百合种植经验,目前1000亩的耕地现已无法满足当地发展需求,为扩大百合的种植规模,很多村民还租用外地适宜耕地3000余亩进行规模种植。
记者走访发现,百合衍生的如百合花蕾、百合酥、百合醋、百合片、百合粉等产品,在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都有销售。此外,直销网点、电子商务平台上兰州百合交易额日益增长。
兰州甜甜百合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龙表示,该公司每年百合的总销售额都在两千万人民币左右。“兰州百合在海外也特别受欢迎,我公司计划今年将大规模出口兰州百合,目前正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加大对百合的科研投入,提高百合附加值。”
据兰州百合协会统计,兰州百合每年在全国的年销售额达15亿元人民币,其中10%的产量出口到台湾、香港、东南亚、美国等地区和国家。目前兰州有500余家百合生产企业,其中有出口业务的企业有十余家,最早出口兰州百合的“集森”牌鲜百合成为台湾海关免检产品。
“兰州百合生长在山坡地表三寸以下,水分和气候因素都是制约兰州百合生长的重要因素,只能在我们这里才能生长。”高作旺说,目前兰州百合的发展带动了包括加工、运输、旅游等多种产业发展。
高作旺透露,作为“中国百合第一村”的袁家湾村也正在以百合文化为核心进行开发,正在建设的兰州百合历史文化展示馆亦即将竣工。此外,该村还计划建立百合观光园,发展农家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