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哈达果蔬批发市场从事蔬菜批发的王师傅说,自己入行已十年有余,让他感受最深的是不仅在夏秋旺季地产菜已占领整个哈埠市场,在冬春淡季地产菜也逐渐多起来。近年来,哈尔滨市对蔬菜产业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围绕郊区“粮改菜”和“一圈两带”蔬菜产业布局,逐渐扩大蔬菜生产规模,既保证了市民“菜篮子”的供给,稳定了市场价格,又保证了农民的增产增收。
在道里区立业国家蔬菜标准园区,一栋栋整齐的白色塑料大棚甚是抢眼。棚内,菜农正在黄瓜、辣椒、番茄等果蔬间忙碌着,或是锄草松土,或是施肥浇水。园区内的菜农从去年10月起至今就没闲过,10月中旬育叶菜苗,12月生菜、香菜、苦苣等叶菜上市,销售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以后,1月中旬开始着手育果菜苗,3月份西红柿、辣椒等纷纷上市。蔬菜园区的负责人卢义山说,园区现在有塑料大棚800栋,温室大棚130栋。温室大棚不仅可以将整个蔬菜生产结束期延后,更可以使春菜上市提前,从而使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地产的新鲜蔬菜。从去年冬季至今园区已经销售蔬菜近3万公斤。
据了解,像立业这样面积广、生产技术先进、设施数量足的标准化设施蔬菜园区哈尔滨市有20余个。这些标准化蔬菜园区不仅可以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蔬菜增加收入,同时,也将蔬菜“品牌”化,使其销路更广。它们也已成为冰城百姓“菜篮子”的重要供给。
受地域、气候等因素影响,哈尔滨市每年从11月至次年5月是地产蔬菜淡季,市民吃菜主要依赖南方市场,一旦遇到极端气候,运输难、品种少、价格高等直接影响百姓吃菜。数据显示,近两年哈尔滨市温室大棚面积发展迅猛,去年冬季温室大棚面积约在200公顷左右。
在发展设施蔬菜的同时,哈尔滨市还大力发展露地蔬菜,目前全市共有露地蔬菜面积9.6万公顷,今年还将新建5个露地蔬菜标准化基地。而发展露地蔬菜将起到“输旺补淡”的双重作用,这样既有利于百姓“菜篮子”,又会充实农民“钱袋子”。
发展露地蔬菜是保证农民收入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在哈尔滨市蔬菜丰产期大量本地菜上市,市场饱和供过于求,容易导致农民收入降低,而露地蔬菜规模化生产后可以“北菜南运”增加外销,保证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露地蔬菜易于储存,农民可以将蔬菜窖储,维持淡季蔬菜生产供给平衡,并且又多了一条致富途径。
位于双城市公正乡爱乡村的爱乡设施果蔬基地,是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经营方式运营,而这样全新的经营方式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菜农老谢说:“保守说在我们这里种一棚菜的收入,要比其他蔬菜合作社一棚菜的收入翻一番。”哈尔滨市农委副主任熊百建表示:“公司的介入带来了资金和经营理念,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合作社把土地集约起来,公司再把土地经营起来,使农民在进入合作社的同时,能够和企业一起享受市场带来的利润。”
哈尔滨市通过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将土地不断向种菜能手和合作社集中,并通过现代化、工厂化种植,建起完善的销售网络,用深加工、反季节销售、特色菜品等办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近年来,哈尔滨市重点推进“一圈两带”蔬菜产业布局,即郊区蔬菜产业圈建设,涉及8个区22个乡镇、40个村、2个国有农场,建设国家蔬菜标准园、哈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46个项目。
6月份,哈尔滨市齐心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直销店将开门营业,这是哈尔滨市首家蔬菜直销店。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产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省去了蔬菜经纪人这道中间环节,市民可买到比市场售价低15%的优质地产蔬菜,菜农也可增收15%。该合作社的负责人说,多亏了有关部门给予的帮助,我们才有信心和资金开这个店。据了解,哈尔滨市鼓励农民或合作社在市区建立蔬菜直销店,达到相应标准的直销店可获得政府补贴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