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左光丽:昔日打工妹今朝蔬菜大王

   日期:2015-01-28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46    评论:0    

  云县爱华镇德胜村新城坝平整的田园上,连片的蔬菜大棚全面投产。而首批的14个大棚就是曾经在上海打工后回乡创业的村民左光丽率先建起来的。大棚内,鲜嫩的青菜、白菜、辣椒等无公害蔬菜生机勃勃,左光丽和村民一道依靠科技和勤劳的双手,在大棚里刨金致富。

  摆脱贫困

  她独闯上海种蔬菜

  今年34岁的左光丽过去生活得十分艰难,一家人靠几亩地的收入维持一般温饱。为了摆脱贫困,2004年她与丈夫一起到上海打拼,并在松江区租地进行大棚蔬菜种植。在上海城郊种菜,面对的消费者是大都市的居民,质量标准要求高,左光丽几乎一年四季都在她的大棚里潜心摸索怎样把蔬菜种得最好,让有限的土地发挥出更好的经济效益。

  她很快掌握了技术,并获得了较丰厚的收入。在上海的4年打拼,她偿清了家中为老人治病以及其他所有债务。2008年,由于上海世界园艺博览会建设征用了她租种的土地,她不得不与丈夫回到云县。凭着在上海进行大棚种植蔬菜的经验,回到家乡的她有了在家乡通过种植大棚蔬菜脱贫致富的想法。

  回乡种菜

  她把家安在大棚边

  2009年上半年,左光丽用打工还债后剩余的两万多元,加上东拼西凑借来的6万多元,建起了8个蔬菜大棚,满怀信心准备大干一场。然而,一场大风吹寒了她的心,短短几分钟内,大棚瞬间被卷平。心灰意冷的左光丽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县妇联求助,了解了左光丽的情况后,县妇联决定给予她5万元“贷免扶补”资金的支持,鼓励她重新开始。

  有了启动资金后,左光丽吸取了教训,先到临沧、双江、耿马等地学习,并请专业人员帮助建设大棚。她边学边干自己学建蔬菜大棚,并用已建成的大棚种植蔬菜赚到的钱用于后面的大棚建盖,进行循环滚动发展。天道酬勤,如今左光丽已经发展每个一亩的大棚14个。她把家也安到了大棚旁边,由于管理精细,反季节的蔬菜可实现每年“8熟”。几年下来,她不但把5万元“贷免扶补”资金以及向亲朋相借的钱还清,还购买了微耕机、三轮车等农机具和运输车辆,14个大棚全面开始盈利,2013年产值超过50万元,今年将再创新高。

  小小梦想

  她想发展观光农业旅游

  尝到种植蔬菜甜头的左光丽没有忘了众乡亲,在她依托大棚蔬菜种植致富榜样的示范和毫无保留传授种植经验下,当地群众纷纷加入到大棚蔬菜种植的行列中,成立了蔬菜合作社,连片建起了近百个大棚,形成了片区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2013年,云县农业局扶持德胜村群众扩大种植规模,建起了100多个大棚,左光丽被选为大棚蔬菜种植合作社社长。看到一下子建了这么多的大棚,有的群众担心菜会卖不出去。“我们还应该再扩大规模,将来不仅满足各个农贸市场,还可以通过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把无公害蔬菜打入省城超市。”经过左光丽一番算账对比和市场分析,群众纷纷打消了顾虑,信心十足地投入到大棚蔬菜种植工作中。

  采访中,左光丽还道出了她的一个小小梦想,“我想走观光农业这条路子,让更多的市民走出小区的‘鸟笼’,来到郊区,来到蔬菜大棚亲手采摘下鲜嫩的蔬菜瓜果,亲手烹调体验田园生活。”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