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大磏镇大磏村院子坝组,邓兴红从农村考上大学,就业后又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从农村走出去的学子,为什么又重新回到农村,再次当起了农民?回到农村后,发展得怎样?近日,笔者采访邓兴红,在交谈中了解了他不恋城市爱乡土、黄土地上奔小康的精彩故事。
人物小传:
不恋城市爱乡土
三面环山的小山村里,座落着一幢破旧的老木屋,这就是邓兴红生活了20多年的家。
邓兴红的父母在土地上辛苦了一辈子,和所有农村父母亲一样,总是想法设法让子女跳出“农门”。2010年,邓兴红从川师大成教学院毕业,并进入成都一家国企工作,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这让父母甚感欣慰。
2012年,邓兴红告诉父母,自己要回家创业。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家人和邻居很不理解,母亲黄佑碧更是大为恼火。“当时我在外面打工,听到他说要回来,就很冒火,好好的班不上,回到农村能有哪样出息?”黄佑碧对笔者说。
“说句实话,当时在外面上班,收入也不是很差,一个月几千元,对于农村来说,过得去了。不过,我好像天生就喜欢‘搓泥巴’”邓兴红笑着说,“既然在城市难以立足,就想着自己打拼一下,恰好家乡也有政策,也许回来出路更宽。”
就这样,邓兴红选择回家乡种植天麻。整土地、查资料、学技术……邓兴红怀揣一股干劲,开始了他的圆梦之旅。
创业故事:
志坚行实寻富路
从农村走出的农家崽,又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毫无疑问,少不了受人奚落。邓兴红如何面对?
2012年5月,邓兴红回到了家中,准备种植天麻。消息传开后,村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种天麻?不读大学还不是照样种?花那么多钱就是为了回来种天麻?”许多村民听了邓兴红的想法后,纷纷摇头。
在亲邻们看来,一个大学生读了那么多书要回来务农,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在村民的理解中,做农民是不需要读大学的,读了大学就不要回来种地,否则大学是白读了,“种地不读书都得行”。
母亲黄佑碧还记得儿子刚回来时的情形,“他回到了家里,撵都撵不出去”。黄佑碧碰见了亲戚邻里,他们总会问,“你儿子读了大学怎么回家种地?”那时黄佑碧也觉得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怎么会这样,亲邻们这么问更让她窘迫不已,便常催儿子再出去找工作。邓兴红也遇见这样的问题,当他回答“我准备回家种天麻”的时候,不少人惊讶地又问:“如果回来‘搓泥巴团’,还去读大学干哪样?不是浪费钱么?”
亲人反对,近邻冷眼。邓兴红却似没有听见,遇人便问:我们这个地方做点什么才能挣钱呢?隔壁住着的是两位70多岁的老人,他常常和他们商量,“幺公、幺婆,要是在后面这些山林里搞种植和养鸡,能不能赚钱呀?”“把你家的山林租给我种天麻,要得不?”……
农村娃读书不易,创业同样也难。缺资金、无技术、差土地,可谓举步维艰。回乡之初,邓兴红拿出在成都工作时积攒的3万多元,白天带着两个表弟“躲”山上的那片树林里挖坑、育种,晚上挑灯夜战上网、啃书。
邓兴红的表弟黄进告诉笔者:“表哥这人很不错,不怕吃苦,刚开始那段时间,我们天天都是早出晚归,中午就在山上吃冷饭。”
所幸的是,邓兴红的勤劳与执着,打动了左邻右舍,大家从不理解转变成了支持和帮助,把闲置的林地免费交由邓兴红打理,并告诉他,暂时不要租金,等到他成功了再说,更主要的是希望他能够带领大家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谈到这些,邓兴红说:“当初确实有很多困难与困惑,但我坚信一点,不管再苦再难,选择了就要坚持,而且只有努力过,才不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收获希望:
历经艰辛初尝甜
经历了创业的种种艰辛,如今邓兴红品尝到了辛苦后的甘甜。
2013年初,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邓兴红自种天麻200多平方米。这一年,他以毕业后两年的全部积蓄为本钱,从自家的林地入手,并先后前往云南昭通、湖北宜昌、贵州毕节等地取经,学习种植技术。也是这一年,他劝回在外务工的母亲、请来刚读书毕业的表弟,在山间丛林里辛勤劳作。同年,邓兴红利用自己对成都的了解,把产品销往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以优质的产品,创收4万多元。
2014年,邓兴红找到村支两委和镇党委政府,争取了700平方米种植计划,并得到县里政策支持,开始扩大规模。“其实他自己的想法是种更多,镇里分下来的计划不够。”组长黄安陆告诉笔者,邓兴红种天麻,不是为了得到国家补助,而是真正想干事业,只顾不声不想的干。“当然,最后县扶贫办是根据政策,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他验收的。”
如今,邓兴红的天麻种植规模已扩大到3000平方米。通过两年的尝试,邓兴红摸索出了同株授粉、异株授粉和防旱种植、防湿种植等技术,形成了一定规模,收到了一定效益。同时,也让他取得了当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交谈中,笔者了解到,邓兴红种植的天麻品级较高。据在成都长期从事中药材销售的段兴红表示,邓兴红种植的天麻品质很好,凭多年经验看来,其品级应该能够达到野生天麻的70%以上,只是目前还没有得到科研机构的正式认证,另外种植的规模也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截止目前,2014年种植的3000平方米已挖了三分之二左右,产量将近5000斤,由于规模不大只能散售,还有1000多斤尚未销售,收入还算不错。”邓兴红一脸喜悦。他告诉笔者,现在还只是在试验,今后准备组建一个合作社,让当地更多群众种植天麻,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的种植基地,同时还将考虑注册公司,创新开发新的产品,努力延伸产业链,真正达到种植有规模、产业有特色、产品有特点,从而实现大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