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2月4日报道,近年政府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买入棉花、小麦、玉米、大豆、糖和大米,这种做法鼓励农民种植具有战略重要地位的农作物。然而,这也导致了库存过高、走私行为、以及相对廉价的进口商品的增长。目前,中国的棉花库存占全球60%。这一局面促使中国政府在去年宣布,它将释放其棉花库存。
外媒称,按照中国政府最资深农业顾问的说法,中国农业大宗商品库存达到历史高位,这让政府很难做到在不导致价格大幅下跌的前提下逐步取消国家收购政策。库存增长得越高,政府脱身的难度就越大。由于中国已经成为农业大宗商品的大买家,将过剩商品投入市场,会在国际市场引发震荡。中国政策制定者担心,释放库存会抑制作物价格,促使农民转向更有利可图的经济作物,从而增加对进口的依赖
报道称,中国政策制定者担心,释放库存会抑制作物价格,促使农民转向更有利可图的经济作物,从而增加对进口的依赖。
由于高价格鼓励了战略性作物的种植,10多年来中国谷物收成年年增长。然而,中国的农作物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农业部门的竞争力弱于其他国家。
在解释今年农村政策的记者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中国政府自去年以来没有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此举向农民发出了信号。
陈锡文表示,通过在成本攀升的同时封顶政府设定的最低收购价,中国政府希望让收购价靠拢市场价格。不过,他补充说,油价的暴跌意味着今年农民们仍可达到较高的利润率。“我们只是希望价格稳定下来——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陈锡文表示,对于用直接补贴棉花和大豆农民的方式取代最低收购价的试点计划,中国政府仍在评估中。如果该计划取得成功,中国政府将决定是否将这种做法推广至其他作物。
中国政府向新疆棉农提供了每吨大约6000元人民币(合960美元)的额外补贴,新疆以外地区的补贴少一些。在新疆,大部分棉花是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产的。
这一补贴的用意是为了弥补每吨13600元的市场价与每吨19800元的国家收购价之间的差价。
陈锡文表示,今年农民已被要求减少种植面积,以缓解供应过剩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