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大连·金州)草莓文化旅游节今天启幕。活动将进一步推广草莓新品种、新技术,扩大大连及金州新区草莓产业的影响力,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使之形成我市又一特色农业产业。
去年,农民王祥丰在金州新区向应街道城东村设施农业大区承包了一个大棚种草莓,园子不大却起了个非常有寓意的名字“丰香园”,饱含了小两口儿对草莓的期待。昨天,王祥丰告诉记者,仅这一个冬天下来,约1000平方米大棚的草莓纯收入可达六七万元。随着全域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和市民对农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多元化、多季化的增加,金州新区抓住机遇在东部地区大力发展草莓产业,实现从零散生产向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生产跨越,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2013年,专业从事草莓鲜果种植及种苗研发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连谷百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驻金州新区登沙河街道,进行大量的草莓组培脱毒繁育和新品种生产示范,该公司的“五真园”草莓不仅成功打入我市高档商超,还建立了会员销售的模式。杏树街道的养猪大户、大连翔泽农业负责人于玮2014年投资建设了33个草莓温室,引进国内外十几个品种约60万株名优草莓种苗。老于说:“要在草莓领域大干一番。”
在金州新区,像老于这样的规模化草莓种植基地里,通常都雇几名到十几名当地农民进行生产,平均一天能挣120元~150元左右,许多农民在种自己家地之余又增加了一份收入。目前,在龙头农业企业的带动下,金州新区有更多农民开始引种栽培草莓,登沙河、华家、向应、杏树等街道已建立了十几个规模化、集中化的观光草莓采摘园区,显现出良好的综合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草莓虽小却产生出“蝴蝶效应”,带动了金州新区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腊月小年开始,金州新区向应街道土门子村农家乐老板邹全就忙坏了。不是在店里招待游客,就是替游客考察附近的草莓采摘园。而往年冬季,邹全的农家乐基本处于停业状态。干了3年农家乐的邹全说:全靠草莓采摘才在冬季带来这么多游客。据了解,羊年黄金周期间,草莓采摘和乡情体验成为自助游、亲子游的主力军。仅金州新区就接待乡村采摘体验游客1.21万人次,旅游综合消费1160.36万元,同比增长16.81%和18.76%。
金州草莓生产以日光温室为主,1月至5月是采摘草莓的最佳时间。2014年以前,草莓采摘只是我市冬季旅游的一道“小菜”——游客和采摘园均不多,难以形成市场规模。但是随着近年来金州新区温室草莓种植面积提升以及3月9日第十届中国(大连·金州)草莓文化旅游节临近,草莓采摘一跃成为继温泉游之后又一冬季旅游项目,填补了市民从元旦到6月大樱桃上市之间的乡村游内容。
为了让草莓美味、健康,金州新区的果农们使出了“中西合璧”、“土洋结合”、“人蜂共舞”等高效、绿色、节能的生产管理方式,成功建立了健康、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栽植前,金州新区农业部门对重点基地的土壤进行了化验,发放施肥建议卡,指导农户按照测土配方增施有机底肥,生长过程中随浇水追施豆饼水、鱼粉、芝麻酱、沼液、沼渣等有机肥,普遍使用了粘虫板、硫磺熏蒸器等物理农业的措施,还有的草莓种植园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水肥一体滴灌系统和立体栽培技术。就连我国草莓领域权威专家、第十届中国(大连·金州)草莓文化旅游节的总顾问雷家军教授都对金州草莓进行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