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永丰县已累计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5.41万亩,增加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4.2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6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9.29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75万吨,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98.6万元。
2009年开始,国家实施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称是"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下简称“小农水”)。近年来,永丰县大力实施“小农水”项目,先立机制再建工程加强建设管理,打通了农田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全市水利建设先进县称号。
据介绍,该县在积极争取省级以上财政项目资金的同时,通过县乡财政资金投入、整合涉农涉水资金、引导受益群众筹资筹劳等方式,多路筹集资金,较好地解决了“小农水”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难题。五年来累计完成投资3.125亿元,为 “小农水”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仅2013年,该县就整合资金2083.64万元,改造灌溉面积0.33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1.96万亩。对一些暂无上级政策资金支持的小山塘、小水陂、小渠道、小电灌站、小河堤“五小”水利工程项目,该县则大力推行以“奖励代补”政策,引导受益区群众筹资筹劳。据统计,五年以来,“以奖代补”政策累计撬动民间资金3950万元。
据了解,该县“小农水”工程注入了耕地治理的“元素”,按照田块方整化、道路网络化、作业机械化的要求,降田抬田治理,裁弯拉直田埂,新建改建机耕道,最终实现田成方、路相通、农机能下田、运输较便利的目的,有效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此外,该县坚持“以用为本、因地制宜、科学建设”原则,对项目区的农田分门别类进行改造。为发挥“小农水”工程的作用,该县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27个,分会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