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省农委联合发布的《贵州茶叶标准技术规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省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等10种名茶的生产加工标准升级为省级标准,对助推我省茶产业提升将起到积极作用。
新《标准》突出了贵州绿茶的产品特色,其中,评定茶叶品质的关键指标水浸出物高于国标6至7个百分点,达到40%以上;水分、总灰分、碎末茶、粗纤维等理化指标均高于国标。
新《标准》不仅规范了产地范围,还调整了鲜叶等级要求,改变了以前“特级”就是单芽,致使一芽二三叶等大宗茶青下树率低的局面。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农残零容忍,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此外,新《标准》进一步细化了茶叶加工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严格规范加工场所条件,并制定了统一保质期,明确绿茶保质期为24个月,红茶为36个月。
据悉,目前我省已确定首批505家企业为新标准宣贯企业。其他企业将不得使用新《标准》涉及到的10个品牌商标进行生产销售。
省农委副主任胡继承表示,贵州茶园面积660多万亩,名列全国第一,已成为中国最大、最生态、最安全的茶原料基地。贵州茶产业发展路径从中国茶叶的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创造,到贵州品牌,标准化生产至关重要。新《标准》对10个品牌27项茶叶地方标准的制订,特别是水浸出物等理化指标的高标准,必将对贵州茶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