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政镓,来自“行走的厨房”制作团队。当去年10月获得了浙江省创业创富大赛2等奖后,国内很多人知道了这样一个为农业奋斗在互联网第一线的创业团队。他们用互联网的思维管理着杭州城10来家大中型农基地、鲜花基地、渔场等,帮助农民开拓互联网市场,用地道的产品、低于市场的价格、极致的交互体验面对用户。这些农场每年的线下流水加起来有1个多亿,他们希望在未来一年用这个模式运营100家原产地。这里邵政镓介绍了创业经验。
尽早发现错误
邵政镓是一个很幸运的人,项目没有启动前,他们便发现生鲜是一个伪需求,除了物流建仓的巨额成本,产品本身产生不了利润,反而会因为体量不稳定拖死团队。而且单个农场,无论你做的多大,你的产品也满足不了一个千人小区的每日购菜需求。具体来说,很多人去买菜,肯定是想象着一个菜色由几个原材料搭配而成,而不会单纯因为你的胡萝卜好,而来买胡萝卜,用户的需求是多样的,但是你不一定能够提供足够的量。
中国涉农的网站有很多,其实最近有很多服务性020的模式,这些网站与当地的菜市场和超市合作,完成1小时配送到家的极限目标。他们有考虑过,但是做不了,也没有利润,所以他们从源头找起,最后直接找到了生产基地。
小成本多尝试
他们从最初的帮助一个农场做互联网品牌到今天目标引入100家农业基地,模式一直在改变,这里面唯一不变的,是和食品有关的互联网。准确的来说,他也不能明确为什么项目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他相信这也是在创业项目中,大家都会遇到的,这里面会涉及到“商业模式,伪需求,用户痛点等等”。
邵政镓个人觉得,用互联网思维创业发展,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多变,互联网中,你可以把资产做的很轻,船小了很好掉头。另外一方面,多变也是互联网创业的精髓,很多成功的企业回头看看,有多少项目和当初设计的是一样的呢?
所以创业一定要多做尝试,改变是因为企业在进步,是为了做的更好,这也是自然规律的一个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