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猪周期”带来的生猪市场行情的剧烈波动,使养殖者承受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也直接影响到产业的稳定。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积极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作为分散“猪周期”市场风险的手段之一,被业内给予厚望,自2013年北京开出全国首张保单后,已在全国多地开展了试点。本版刊出专题,以北京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为样本,剖析其中的经验和难题;本报记者还专访了业内专家,为生猪价格保险发展“支招”。
北京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两年两次“升级”
保险产品要更适合养殖户需求
过去的2014年被很多生猪养殖户称为近15年来亏损最严重的一年;据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数据显示,2015年2月白条猪的最低价创下了自去年9月下旬以来的新低,说明除去春节因素,生猪价格仍处在下降区间。
在“跌跌不休”的生猪产业“寒冬”中,北京市自2013年推出的全国首款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给了养殖户些许温暖,这款保险近两年经过两次升级,让这份温暖更加“贴心”。
2013年5月24日,顺义区顾家庄猪场的经理曹学义没想到,他签下了我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第一单。养了20多年猪的老曹为政府的这一做法叫好,因为北京市将这项保险纳入了政策性保险范畴,按约定的出栏生猪体重和玉米价格,每头猪保费12元,实施中各级财政补贴80%,养殖户只担20%。这就意味着养殖户每头猪只需投2.4元,就能换来1200元的风险保障。
安华农业保险是当时唯一的实施公司,保险依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猪粮比”数据,一年为期,参照盈亏平衡点6∶1确定理赔。北京市农委副主任李海平说,这是北京农业保险由自然风险保障向市场风险保障的重大转变。
之后的一年让养殖户备感煎熬,猪价一反周期波动常态,不断下跌,猪粮比在去年4月23日出现了5年来的最低点4.6∶1,北京市场最低生猪收购价仅为每公斤11元左右。老养殖户的经验是出栏生猪在每斤7.5元左右才保本。期末算账,2014年5月16日,144户首批参保的养殖户共得到赔付410万元,老曹在付出2.2万元保费后拿到赔付款9.4万元。
总结第一期经验,针对理赔周期与生产周期不吻合、理赔金额偏低等反映,经北京市农委协调,安华农业保险推出了“升级版”——在原有产品基础上,新增理赔周期为6个月的产品,随着出险概率增大和损失程度增加,为养殖户承担的价格风险扩展了数倍。老曹坚决地选择了后者。
新产品保期仍为1年,只不过1年赔付两次,保费为每头猪32元,按农户承担20%的原则每头猪交保费7.2元。去年6月份以来,虽然生猪价格稳步微涨,但到10月末猪粮比仍未回到盈亏平衡点之上。11月25日,按约定,保险公司对满6个月理赔周期的76户农民赔付损失815万元,赔付率达到256%。
曹学义当期为1万头生猪交纳保费7.2万元,获理赔款46万元,这对去年养猪亏损100多万元的他是个不小的安慰。全年算下来,通过生猪价格指数保险,2014年共为241户次农民赔付1225.4万元,承保规模64.2万头。老曹也看到理赔周期对保障的差别,“育肥猪一般4个月出栏,如果能有周期更短的产品,对养殖户来说保障会更大。”
养殖户申海英也提出,猪粮比使用全国数据,但北京的玉米价格、工资水平、消费水平是高于全国平均数的,“应该采集咱北京自己的数据做依据。”
经过不断尝试,李海平认为,价格指数保险的核心意义,不仅在于农户得到多少赔偿,更在于探索利用保险机制解决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进而保障农户增收和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需求,尤其是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的“常态”,北京市农委进一步协调3家保险公司参与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推广,除原有安华农险以外,中国人民财险公司和太平洋财险公司也加入进来。据介绍,新加入的两家公司都有在其他地区开设生猪保险的尝试。
记者从几家公司的保单中看到,安华农险基本沿用了之前两种赔付周期并存的模式;人民财险周期为1年,保险费率为5%,赔付金额也相应提高;太平洋财险周期也为1年,保险金额根据市场调节分为600~1200元四档。
北京市农委发展计划处齐智说,市场风险远比自然风险更难以把握,农业部门是通过协调不同保险公司提供更多的适用产品,鼓励作为市场主体的养殖户自主选择,“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农民对市场的反应更加灵敏,适合他们的产品就是好产品。”据悉,近年来北京市生猪养殖的条件越来越好,不仅有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还有能繁母猪险、生猪养殖险和种猪险,基本覆盖到生产各环节。
价格保险“提档”、“扩面”有待制度创新——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峭
继北京首推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后,湖北、山东、湖南、辽宁大连等地纷纷试点。2014年下半年以来,重庆、浙江、江苏、四川、安徽等省也陆续加入试点队伍。试点的效果如何,目前实施以及未来的大面积推广还存在哪些难点,又有哪些解决的思路?就这些话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峭。
试点积累了利用保险手段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初步经验
“在国内,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属于农业保险中的创新产品。”张峭指出,我国农业保险主要是对生产风险提供风险保障,比如自然灾害、动物疫病等,对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另外一种重要风险——市场风险或价格风险则基本没有保障。
事实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具体到生猪生产中,“猪周期”带来的猪价剧烈波动,不仅使养殖者承受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也直接影响到产业的稳定,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则被认为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有效策略。据介绍,在世界上最早开展此项保险的美国,目前已经推广到48个州;在加拿大,扩展到整个西部地区,保险产品包括生猪和肉牛。
2013年以来,我国多地尝试开展生猪价格保险。张峭认为:“将市场风险纳入保险范畴非常有意义。”试点地区先行先试,积累了利用保险手段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初步经验,而且针对保险实施中的问题,不少地方都在调整、完善。
提高保障水平、大范围推广尚存诸多现实难题
张峭坦言,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虽然被看好,但仍处于各省分散试点的阶段,面临许多制度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诸如:
如何在较高的赔付水平与较合理的保费间寻找平衡?
张峭认为,目前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产品和定价都较为粗放,产品种类少、保障水平低且单一。“以北京为例,2013年首批保险是以1年为赔付周期,但猪价的涨跌一平均,赔付款就会打折扣,农民不满意,要求缩短赔付周期、增加赔付次数。”安华保险2014年新增了理赔周期为6个月的产品,保费费率从1%提高到3.1%,投保负担相应加重,对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影响。
选择什么样的指数作为赔付依据?张峭解释,指数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着保险产品的风险和实施效果,比如美国的生猪价格保险是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期货价格依据,我国试点省份多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猪粮比为参照。“猪粮比是养猪的盈亏平衡点,那么保险就是‘保成本’,补贴的仅仅是养殖亏损。”由于我国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有待完善,又缺乏足够的历史数据,以猪粮比为依据是目前较为现实的选择。此外,由于养殖水平的不平衡,各地实际的猪粮比存在差异,比如北京测算的猪粮比为6.3∶1,这也造成了部分养猪户对目前保障水平“一刀切”的不满。
生猪价格的系统性风险怎么分散?一种保险产品是否可行的关键在于其风险能否有效分散,赔付风险能否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张峭分析:“风险独立性是保险的一个要件,比如自然灾害风险,只在某个地点上发生,风险能够在空间上分散。而价格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比如生猪的价格在不同地区的走势是基本一致的,这样保险公司就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他粗略地做了个假设:四川省年出栏生猪7000多万头,如果全部投保,按照安华保险半年期产品每头赔付92元算,那保险公司要赔70多个亿。所以,将生猪价格保险的实施范围控制在较小区域内、根据生产成本设定较低的保额,也是保险公司现实的考虑。
要加强制度创新,完善保障条件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为养殖户的市场风险“兜底”,而这一保险本身也需要从制度上予以更多保障。张峭认为,价格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发展的新趋向,要借鉴国外经验,从国家制度层面加以考虑和设计。
第一,应将生猪价格保险纳入国家政策性保险范畴,建立保费补贴制度。目前,各试点省份的保费均由地方财政补贴,资金来源不一、额度不同。要实现保险保障水平的“提档”、保障范围的“扩面”,保费补贴额度的增加再所难免,要增强中央财政对此的支持。
第二,要健全包括生猪价格在内的农产品价格监测发布体系。相关农产品价格的及时与准确公布是保障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美国、加拿大的生猪价格保险的实际销售价格都是以政府市场价格监测数据为依据计算的。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生猪期货,提高政府监测发布市场价格信息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对支撑价格保险的发展意义重大。
第三,要建立农产品价格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美国的《农业风险保障法》规定,对农业巨灾保险的保费,由政府财政全额补贴;此外,美国的国家巨灾保险体系也间接提高了农业巨灾风险管理能力。去年,我国已着手开展巨灾保险制度顶层设计,期待能为分散农产品价格保险风险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