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按照“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继续坚持“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分区治理,注重成效”的防控思路,以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为主线,全面推进检疫御灾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减灾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四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一、提高认识,抓好“两办意见”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
认真做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学习宣传与贯彻落实工作,强化责任,明确目标,完善措施,全面推进我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二、落实责任措施,全面完成防控任务
全面落实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的《青海省2015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责任书》和省林业厅与各市、州林业部门签订的《2015年度林业生产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双线目标责任制”,确保全面完成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260万亩以上,成灾率控制在8‰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测报准确率达到82%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落实应急防控资金和物资,提高应急防控能力。认真按照《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试行)》落实成灾率等检查考核目标管理工作,提高目标管理质量。进一步加强药剂药械质量、药剂药械出入库登记、药剂药械使用环境、人员等安全管理,储备必要的应急防治药剂药械,及时做好防治器械调试、维护。
三、加强监测预警,为科学防控打好基础
突出监测预警工作的基础性,做好监测应急周报、月报、年报及信息上报工作。按照《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管理办法》,做好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的管理,规范化设置和管理监测标准地、固定监测样地标识牌,将监测计划、方案、人员、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不断提高监测覆盖面和测报准确率,做到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及早报告。加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工作,做好监测信息和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预警工作,科学指导防控工作。在抓好主测对象监测的同时要重视兼测对象的监测工作,抓好天然林、城镇防护林、经济林监测,强化苗圃地、森林公园、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监测工作。
四、强化检疫执法,防范有害生物入侵危害
将检疫执法作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首要措施,认真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等法规制度,依法依规开展检疫执法工作,切实做好林木种苗、花卉、木材及其制品的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复检工作。各市、州负责开展林业植物检疫执法检查行动。加强对染疫种苗、花卉、木材及其制品管理,做到及时、严格除害处理,规范办理相关手续。加大检疫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坚决杜绝违规检疫、违法办证行为。切实落实林业资源管理检查站检疫检查职责。严格执行“两证一签”制度,狠抓林木种苗检疫,使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保障高标准造林等重大造林绿化工程中使用林木种苗质量,严禁染疫苗木用于绿化造林,确保造林质量。加强系统内部门之间的配合,积极协调外检、交通、电力、工商、邮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检疫执法,严防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危害,突出加强木质包装材料的检疫工作。切实加强检疫执法队伍管理,落实检疫责任追溯追究制度,加强培训宣传,强化检疫员责任意识,规范检疫执法程序,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服务执法,树立防治检疫机构队伍良好形象。
五、突出防治重点,不断提高防治成效
按照“突出重点,集中资金,分区治理,注重成效”的防控思路,提高防治质量效益,减少成灾面积,降低成灾率。以保护森林资源和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为中心,重点突出四大防控任务:将保护天然林资源作为首要任务,做好天然林区侧柏毒蛾、小蠹虫、落针病、云杉梢斑螟防控工作。突出抓好大通县东峡林场天然林区飞机防治工作;将鼠害防控作为主要任务,重点抓好东部地区和环青海湖地区的高标准造林地、新一轮退耕还林地、沙棘基地鼠害防控工作。抓好互助县林地鼠害生态防控示范区建设。将经济林病虫害防控作为特殊任务,以“民生林业”为服务理念,重视枸杞、核桃、樱桃等经济林、苗圃地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工作;将城镇防护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作为重点任务,抓好城镇、农田防护林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重点抓好西宁市南北山防护林和玉树州灾区防护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认真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卡制度,加强防治项目的检查验收等管理,保证防治效果。改革创新防治模式,继续推进专业队、公司化等社会化防治模式,积极推进“护林队、造林队、灭火队、防治队”四队合一的林业专业队防治组织模式,提高应急防治能力。
六、推进无公害防控,维护生态系统安全稳定
全面落实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控为根本,人工防控相结合的无公害措施,进一步提高无公害防治率,实施科学防控、绿色防控,维护全省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纳入造林设计、森林经营方案,大力营造混交林,科学配置造林树种,推广良种壮苗和抗性树种,严禁未经检疫、染疫苗木用于造林绿化。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野生枸杞、白刺等天然灌木林,三江源、青海湖等重点保护区、城镇乡村人口集聚区和经济林,必须实施天敌、人工、物理和生物农药防控措施。从2015年开始,林地高原鼢鼠等地下鼠防控主要以D型肉毒素防控为主。小蠹虫防控采取以虫源木处理等营林措施为主、信息素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黄斑星天牛疫区,要积极实施“拔点除源”,加大虫害木采伐更新,压缩疫区面积,对虫害木严格检疫和除害处理。枸杞、沙棘、核桃等经济林基地全部实施绿色防控,保障森林食品安全和林业产业发展。
七、抓好落实,全面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
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和《青海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落实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培训班精神,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措施,保障普查经费,保证工作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
八、加大科研推广,进一步提高科学防控能力
继续做好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展云杉矮槲寄生害成灾主因及生态控制关键技术、高山毛顶蛾天敌控制技术研究工作,完成《云杉矮槲寄生害修枝技术规程》的发布与申报工作。全面抓好三江源保护区小蠹虫综合治理示范推广项目的区系调查与示范推广工作。做好D型肉毒素控鼠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提高生物防治比例,推进互助县生物防治示范区建设。做好省外专局引智项目的推广工作。
九、加强项目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积极争取将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控、检疫执法经费列入本地政府财政预算管理,不断增加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投入。科学编制和严格审批2015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实施方案,突出防控重点,集中使用资金,将防控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按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补助费使用范围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禁挪用等违规使用资金。切实加强青海省藏区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御灾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青海省林地鼠害应急防控体系建设项目、青海省藏区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个在建项目的实施工作。落实项目法人制、合同制、招投标制、报账制、审计制,土建项目落实监理制,全面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项目管理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内容。认真做好已完成投资项目的收尾建设自查验收工作。
十、抓好宣传培训,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环境
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抓好宣传培训工作。组织举办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培训班和D型肉毒素地下鼠防控民和县现场培训班。市、州、县加强对国有林场、苗圃、个体育苗户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预防、无公害防治等防控技术全面培训,提高基层防控能力手段和经营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森防宣传会议精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宣传活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开展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开展飞机防治、鼠害无公害防控技术推广应用的系列宣传。加强森防文化建设,开展“严防有害生物,建设美丽中国”的宣传工作,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十一、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将队伍建设作为新常态,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防控工作,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生态安全的大局观。突出加强队伍的作风建设,在全行业树立务实、清廉、扎实的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意识、落实意识、廉政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重视队伍的能力建设,层层落实培训工作,加大培养力度,扩大学习交流,在注重业务知识培训的同时,要突出加强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培训,着力提高业务能力和依法监管服务水平,全面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