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湄潭人金循还是个不懂茶的中学老师,怀揣两万元“家底”购置几台茶叶多用机,租用废旧厂房起步。
10年后,靠着不断探索和创新,金循创建的贵州湄潭兰馨公司成长为集茶叶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行业十强龙头企业,以17次荣获金奖的品质“金字招牌”为推手,以29项国家专利技术为支撑,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兰馨公司的发展是贵州茶产业崛起和发展的一个缩影。
不到8年,贵州从茶园面积100万亩起步,以年均新建茶园70万亩、占全国新增面积半数的速度继续往前奔跑。今天,贵州茶园面积达611万亩,连续两年稳坐全国茶园面积第一位。
到2016年,全省将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以上,其中投产茶园500万亩,形成加工企业3000家以上,茶叶年产量27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达到1000元。
不仅重视量的扩张,贵州还重视“质”的提升:虽然贵州高山云雾独特环境造就了天然的优势——低农残、安全的茶叶品质,但是仍然在绿色有机茶园方面做足文章。
贵州省政府在推进产业过程中,非常注意有机栽培、绿色栽培的理念推广,降低化学农药。大力实施用生物、物理防治方法来控制病虫害,保证安全。让贵州省农委自豪的是:农业部每次抽检,贵州茶农残的控制都非常好,被抽检率非常低。
同时,42个茶叶主产县,茶叶检测合格上市制度正全面实施。茶叶万亩乡镇全面实施茶叶农药肥料专柜制度。计划的最终目标,是一套完整的全省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通过全省茶叶质量云服务安全网,做到“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追溯、消费者查询”。
“我们有那么好的生态,一定要做安全放心茶。”省农委相关领导甚至用“会呼吸的茶”来强调贵州茶的安全性拥有的生命力。
截至目前,全省通过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认证的茶园面积共89.35万亩,其中有机认证16.35万亩,位居全国第二。
绿色有机的观念在广大茶区中获得了积极响应。今年6月,湄潭兰馨茶业公司董事长金循联合80多家茶企发起贵州智慧黔茶联盟,旨在保证每批次产品都具有可追溯性。“这才是黔茶出山最大的保障。”金循说。
我省茶产业已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进入由茶产业大省向茶产业强省转变的重要时期。贵州茶产业的总体目标是,大力打造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成为在规模、品质和品牌上引领全国的茶产业强省。
今年4月,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张家坤率团到贵州考察了茶产业后,不由得发出三个“想不到”的震撼:想不到规模那么大;想不到生态环境如此好;想不到茶业清洁化水平这么高。
正是看到了贵州茶巨大的发展潜力,最近全球最大的茶叶贸易商之一英国太古集团芬利茶叶公司总经理韩莎莉率队奔赴贵州。这个团队是为建设“中国清洁茶叶项目”而来。他们认为贵州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提供安全、干净、优质的茶叶。
近日,中粮集团积极布局贵州,与贵州省农委、贵州茶产业联席委员会办公室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贵州成立中粮贵州茶业公司,投资构建以绿茶为主体的全产业链业务布局。
黔茶出山创品牌
自古贵州出好茶。我省是中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全境高原的茶区,每年春天,贵州茶区都会挤满了来收购茶青或者干茶的江浙商人,将茶运回江浙贴上西湖龙井、碧螺春的牌子卖。
据统计,目前贵州1392家茶叶生产企业中,有四分之一来自浙江、福建等茶叶大省,其中不乏有人用外省的优良茶树品种与先进加工技术,在贵州建基地搞加工。
贵州茶在全国茶界大赛中频频获奖,一次次用事实证明自己的“天生丽质”。“我们只是寄了个茶样过去给香港茶展就收到了第三名的奖项。”不久前获得的荣誉,让初出茅庐创立公司的德江鸿泰茶业有限公司的人充满了信心。
频频组织大型“海选活动”,激发茶区区域活力。270万人次参与2009年贵州十大名茶评选。从省内十大名茶到五大名茶再到三大名茶评选,精品层层选出。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企业的活力和实力明显增强。
实现技术革新,企业增强了活力。湄潭兰馨公司从2007年积极探索和推进“股份制合作社”,带领1.3万户农民发展茶叶基地5万亩开始,进行技术创新,相关工艺技术及装备跃升至全国领先水平。率领9个市州11家龙头茶企,与浙江大学等6支科研团队,组建贵州省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引进外资,贵州茶增强了实力。今年7月,贵茶有限公司从国外进口的两条生产线已经在花溪久安安装完毕。一条红绿兼职的生产线一天能生产5吨干茶。“这标志着贵州茶的生产水平至少提升了30年。”在日本茶企干了10多年的贵茶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清爽说。
贵茶公司向世界证明了高原产的茶优质绿色无污染。2012年,贵茶公司的绿宝石通过了欧盟400多项检测,进入欧洲市场。2013年,绿宝石通过德国463项检测,成功进入德国汉堡当地最有名的连锁百货商场。品质优良的绿宝石底气十足地标价每30克5.99欧元,而来自其他国家同类产品标价只有1至2欧元。
目前,贵茶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做到国内外统一标准的茶企。
400万茶农扮靓新农村
在墙上自豪地刷上“走,到湄潭当农民去!”标语的是贵州茶农。
自编自演花灯戏《十谢共产党》闻名全国的是贵州茶农。
以茶致富的故事,在贵州茶区处处上演。
茶叶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这种改变给多次到贵州考察茶产业的中国知名茶学专家刘仲华留下了深刻印象:农村的活力增加很快。
几年前,凤冈农民罗明刚返乡创业种植茶叶。他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把采摘费递到乡亲们手中的情形。一位70岁老太太接过100元钱当时就抹泪了,问他,真的有那么多吗?这够她吃一个月的包谷了。能为乡里人做出贡献,让罗明刚找到了人生的意义——返乡创业带动当地茶产业发展的故事,有很多很多。
茶叶改变了很多村庄的命运。如今声名鹊起的许多富裕茶村,比如湄潭的核桃坝,凤冈的田坝等,起步之前都是当地最有名的贫困村。
如今,贵州万亩茶园的乡镇达到188个,27个万亩以上的茶叶专业村,其中面积最大乡镇是都匀摆忙乡6.6万亩,面积最大的村是田坝村有近3万亩。
今天,贵州农村最美的景色总少不了茶园,茶旅一体化的村庄越来越多。一年一次的最美茶乡评比总是最热闹和最让人期待的。核桃坝、田坝等以茶闻名的村庄都是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茶叶让400万茶农增收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使无数村庄展开了建设新农村希望的翅膀。
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
不久前,《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出炉。这是一个涉及了茶产业提升的全产业链计划。在八项提升举措中,品牌首当其冲。
在省农委主管茶产业发展的胡继承副主任眼里,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但长期以来,茶在商家手中逐渐脱离了本质,逐步转变为礼品、奢侈品。老百姓喝得起、并喜欢喝的中档茶却成了真空。
今年,人们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上看到了贵州茶绿宝石的广告。这是贵州开启了三年行动计划后围绕品牌创建做出的大手笔:围绕省里“三绿一红”的重点品牌和其他公共品牌,今年投入了近两亿元的广告宣传资金。在三年行动计划中,贵州省级财政至少投放10亿元的资金到茶产业推广中。
贵州这几年花力气在茶园面积上突破,“就是为了要让老百姓喝上好茶,能让老百姓喝上安全、性价比高的好茶就是贵州茶最大的竞争力。”胡继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