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农村、没有农民建制,深圳约2000平方公里土地上,农业用地仅10万亩,但通过技术创新,却拥有现代农业的“芯片”——种子,走出了一条现代生物育种的新路子。
记者从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深圳近年来陆续引进和培育了十个国内外一流的生物育种创新团队,他们拥有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生物育种上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级成果,推动了深圳在生物育种基础研究、技术应用研究和产业示范推广等方面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据悉,目前深圳团队的多项成果已突破世界技术难题或刷新世界纪录。以杂交小麦为例,全世界杂交小麦的研究虽然历时70多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至今没有大面积推广。深圳引进的杰出人才、f型三系杂交小麦首席育种专家冯树英领衔的团队历经16年,创造出世界独特的f型三系小麦雄性不育系(fa)和保持系(fb),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出增产幅度达15%的小麦杂交种。
与此同时,深圳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院长邓兴旺教授领导的团队,创立了全球首例第三代水稻杂交育种技术,并在2014年与企业签约,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为什么世界性的成果能够在深圳开花?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现代农业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圳生物育种产业在源头上有杨焕明院士领衔的基因测序分析创新团队,嫁接桥梁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机构,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完全畅顺,真正与农民“零距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