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阳朔金桔出现滞销价跌的情况,桂林电视台《希望的田野》栏目对此情况进行了连续报道。桂林市农业局也派出调查组深入阳朔百里新村和白沙市场进行调查,为何近年来“皇帝女儿不愁嫁”的阳朔金桔会出现虎头蛇尾的市场行情呢?
一、红火的金桔是阳朔招牌
2014年桂林市金桔栽培面积11.3万亩,挂果面积10万亩,产量14.6万吨。品种有金弹(阳朔金桔)和脆皮金桔,金弹主产于阳朔县,市统计局面积9万亩,产量12.5万吨,永福、临桂县及雁山区有零星分布。近年来,阳朔金桔产销两旺,形成了以百里新村为核心的金桔连片集中区,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也吸引了更多的农户扩种金桔。
二、今年金桔销售高开低走
从桂林金桔市场走势来看,今年金桔继续往年以较高的价格上市,但是呈”高开低走“的态势。脆皮金桔在春节前后全部销售完毕,销售价格6-8元/斤。阳朔金桔春节前销售40%左右,平均价格3.5元/斤;春节后温度回升快,金桔销售开始减慢,平均价格3.0元/斤。3月下旬后销售形势急转直下,优等果收购价仅为1元上下。
截止4月3日,阳朔金桔销售已近尾声,总体销售已达95%以上,留在树上不多的果是商品性不佳的尾果,但是坪岭、蕉芭林村还有部分果农销售进度在50%左右,据阳朔县农业局预计还有3000多吨未售。目前外地收购老板数量明显减少,主要是销往广东等邻近省份为主,少部分发往江浙。
三、目前阳朔金桔滞销的原因分析
1.暖冬和南风天使金桔“早熟快熟”是“主谋”
去年冬季“暖冬”,今年春季气温回升加快,使采取“三避技术”的金桔膜内温度偏高,加上今春雨水较多,特别是3月下旬“南风天”高温影响,造成膜内湿度过大,果实体内水分偏多,果实成熟加快,到清明前后,尚未采摘的果实大多处于过熟状态,直接导致品质下降,不耐运输和储存,造成外地和本地收购老板减少收果量。
2、延迟销售待价而沽错误判断市场形势是“内因”
阳朔金桔产区素有留果到春节后销售的习惯,今年春节为2月19日,比2014年晚了近20天,部分果农还是按老习惯在春节后销售,节后的整个销售时间缩短了20天。根据以往经验,往年金桔价格呈“高开高走”态势,致使少数果农在价格达不到预期的情况下留果观望,这也是今年春季金桔销售较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春季上市的水果品种丰富,形成竞争是“帮凶”。目前2-4月上市的水果有砂糖桔、马水桔、夏橙、晚熟杂交柑等品种。近年来我市砂糖橘、马水橘及晚熟杂交柑扩种面积急速增加,其果品糖度高,风味好,容易剥皮,深受消费者喜爱,而部分消费者不能接受金桔自身特殊的芳香味。其它柑桔品种的盛行,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金桔的市场空间。
4. 组织化产业化水平严重滞后是“根本”。我市目前果农组织化程度不高,产销规模小而分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农民没有直接进入市场,受制于中间商,被动等待上门收购,是当前果品流通销售出现一系列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同时,合作社带动作用的不大,金桔采后分级、包装、保鲜、运输、贮藏及加工等水平不高,因此在出现滞销情况下,不能有效发挥平抑调节功能。
四、对策建议
近期的阳朔金桔滞销,虽然对整个阳朔金桔产业来说没有造成大的影响,但是少部分销售较晚的果农造成损失还是较大。通过这个事件对阳朔金桔产业发展敲响了警钟,应居安思危,思考阳朔金桔产业的长远之计。提出几点建议:
1、主动营销,大力打造“阳朔金桔”品牌
由于近年来金桔价格走高,江西遂川、广西融安等地大力发展金桔产业,种植规模已接近阳朔规模,当地县委、政府把金桔作为主导产业,积极开展营销,如融安县在北京、广州等重点城市举办推介会,成效显着。阳朔金桔虽然享誉全国,但不进则退,当地政府应积极行动,主动在主销市场开展宣传活动,树立“阳朔金桔”品牌。
2、狠抓质量,提升阳朔金桔市场竞争力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益重视,质量成为核心竞争力。阳朔大力推广金桔“三避技术”,有效提高了金桔的质量,受到市场欢迎。但要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大力提高果农的种植技术和质量意识,要培育一批取得绿色食品标识或者出口认证的高水准的协会、大户、公司,真正做到以“质”取胜。
3、提高组织化水平,夯实金桔产业发展基础。
针对目前阳朔金桔被动销售的局面,要加大对金桔合作组织扶持力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现有合作组织,积极参与水果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开发经营,扶持壮大本地经销大户,积极做好国内主要市场的营销宣传,为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及品牌化销售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市场预测,多措并举,促进金桔销售畅通
相关职能部门要在金桔上市前,召开联席会议,预测分析上市时间、面积产量、销售价格及区内外同期果品产销情况,广泛掌握产销信息,正确指导果农合理销售果品。要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网络媒体等中介作用,积极组织现场对接、网上交易等多种促销平台,加大宣传金桔力度,扩宽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