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启动以来,区海洋与渔业局不断加大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力度,引导水产品企业健康生态养殖,让百姓吃上放心水产品。
“2015年年初,已经有三家企业来报名了,等到9月份检查组来抽样调查即可。”区海洋与渔业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水产品企业来申请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截至目前,文登通过无公害水产品认证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8家,无公害水产品产品认证数量达到31个,产地认定面积30余万亩。
据了解,无公害水产品是指源于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按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从苗种的生产放养,到饲料、肥料、药品等一切投入品的使用,再到产品的捕捞、包装、贮运、上市等各个环节,将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质量安全允许范围内的水产品。无公害水产品必须是经过认证的无公害水产品基地所生产的产品,且产品必须经过认证。
“通过无公害生产专业技术培训,我们采用健康可持续养殖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有了无公害水产品认证,百姓吃起来也更加放心。”同盛源海洋生物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维萍告诉记者,早在2008年,公司的水产品就通过了公无害认证,有了这块“金字招牌”,产品的竞争力得到了不小提升,每年都有来自青岛、烟台、东营等外地客户来采购她的海参,同行在她的影响下,意识到无公害水产品认证的重要性,纷纷开始申报。
越来越多无公害水产品的成功认证,离不开标准化养殖工程。近年来,依托“三区、两园、一基地”,区海洋与渔业局采取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联动、科技入户推动、产品认证拉动等多种方式,大力实施渔业健康养殖工程,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记者在骏马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看到,车间内采取工厂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河豚鱼,养殖废水经过固液分离、生物过滤、微细过滤、泡沫分离、消毒、增氧等工序处理后,得以重新利用,整个养殖过程不用任何药品,不仅降低了能耗,而且河豚鱼的死亡率为零,带动了全区1.5万亩的河豚鱼养殖。
此外,区海洋与渔业局还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禁用药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偷用行为,对查出问题的企业所有产品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进行处罚和通报,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流通环节。
据了解,为强化和提高渔业生产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水平,区海洋与渔业局还积极组织全区水产育苗与养殖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等进行专题培训,多次举办“健康养殖与科学用药、水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内检员、海参健康养殖、渔业投入品”等主题的培训班,培训人员几千人次,发放宣传材料万余份。为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开展检查和抽查,不断健全执法体系,提高执法效率和威慑力,有效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传播媒介,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等宣传报道,形成注重质量的安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