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振这一富农产业,切实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近年来,右江区委、区政府因地制宜,引进优良品种在全区推广种植,使该区的芒果产业呈现一派新景象。截至2014年,全区芒果栽培面积已达19.28万亩,年产量9.61万吨,产值4.98亿元,果农人均增收2500元;2015年,该区新增芒果种植8万亩。
5月3日,笔者走进该区龙景街道福禄村,迎风摇曳的成片芒果林和果农忙碌的身影构成了初夏里最美的画卷。
“这个是桂月10号,是晚熟的品种,像这棵树,今年的产量应该超过100公斤。按去年的价格每公斤10元来算,这棵芒果树就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一位正在果园里给果树喷洒农药的村民告诉笔者。
说起芒果,很多年长的果农都记得,过去一段时间,由于果树老化,品种不良,再加上市场受到其他因素的冲击,导致芒果大范围滞销,老百姓收入锐减,管理积极性受挫,整个产业走到了最低谷。
为了帮助果农走出困境,右江区委、区政府千方百计为群众寻找增收途径,借智聚力实施低产园提质增效、老果园改造项目,在芒果品种的更新换代和规模开发上动脑筋,在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和对外营销上做文章,为果农增产增收力劈新路,同时,该区每年还拿出近1000万元投入芒果产业扶持。一系列的措施为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树榜样、立标杆。
在右江区永乐镇,村民罗振伟正在灌溉芒果地,说起产业调整后种植的芒果他赞不绝口:“多亏了政府为我们引进了优质的品种,使我们种出的果子不再愁销路了。去年我们家仅芒果收入就达到15万元。我们村的坡马、晚旧两个屯总共有芒果约2000多亩,按一亩地可以种40多株芒果来算,今年村里的芒果收入预计超过8000万元。”
据该区果蔬办的同志介绍,目前该区已引进台农一号芒、金煌芒、桂热芒10号、桂七芒、红贵妃、新世纪、凯特芒等30多个优质芒果品种。
政府引进好产业,百姓种上好果子。如何卖上好价钱,让百姓迈向小康的步子快一点?唯有实现从“零星散打”到“抱团发展”,重树右江芒果品牌,让百姓受益增收。为此,该区通过参加中国农业博览会、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等,推出芒果名特优品种。其中,桂热芒10号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得优秀产品奖,台农一号芒分别获第五届、第六届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优质产品银奖和金奖,金煌芒在“百色地区优质芒果品评会”上获得一等奖。同时,该区还积极创建和推广“三避”果实套袋技术,打造“放心芒果”产品。
为解决果农的后顾之忧——果品销售难的问题,该区借助百色—北京果蔬绿色专列,实现“农超对接”,为右江区芒果产业走向国内外市场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同时,该区成立了水果专业合作社,为芒果种植户提供专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化社会服务。合作社还在种植区设立芒果服务站,形成网络覆盖全区。通过为每个服务站设农资店,配备专业技术专员和芒果经纪人,为芒果种植户提供技术、销售、农资和政策等四大服务。
通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做好芒果品种良种化、栽培标准化、果实商品化和产业化生产以及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了该区优势芒果区域的形成、扩大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