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冬虫夏草”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以为它冬天时是虫子,夏天就变成了草。真的是这样吗?它能被人工培育吗?晚报记者近日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冬虫夏草人工培育已获得突破性成果:研究人员于2006年首次人工培育了40多条冬虫夏草,到2013年时已增加到5000多条,预计今年可以出产近一万条,估计有3公斤。
30多年,价格上涨千倍
日前,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昆明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杨大荣研究员。他前一天才从青藏高原开展生态环境考察回来。早在1983年,他就开始做冬虫夏草的调查和研究了。
据介绍,全世界叫虫草的有400多种,但叫冬虫夏草的只有一种。它只生长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地区,中国只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有分布,世界上也仅有邻近西藏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不丹等有少量分布。
30多年前,全国可能只有青海牧科院、原四川中药研究院(现重庆中药研究院)和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后转到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3家机构开展冬虫夏草的野外实验、调查和研究。当然,还有一些“个体户”也做一些人工培育实验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冬虫夏草大概卖5分/条,而如今在药店里,冬虫夏草每条要卖95元左右,贵点的每克在500元到700元不等。可以说,价格上涨了千倍至数千倍。
野生虫草产量逐年下滑
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每年夏天都会有浩浩荡荡的数十万“挖草大军”到高山草甸上寻找冬虫夏草,这也造成了冬虫夏草资源严重破坏,产量一直逐年下降。
杨大荣说,上世纪80年代他一天可以在苍山找到十多条虫草,可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再没有在苍山上发现过虫草了。第二个冬虫夏草消失的地方是玉龙雪山,有个四五十公顷的地方被称为“虫草花园”,1984年的时候,一天可以采到一百多条,后来逐渐减少。“近十年来我连续去了6次,一条也没有采到。”
被称为云南冬虫夏草主产地的德钦县白马雪山公路132——146公里桩一带,30年前,公路上下1000米范围内,一年可产冬虫夏草数百公斤,近几年来,年产量不超过3公斤。据了解,以前的产地中90%的地块几乎采不到冬虫夏草了。要想有收获,必须往交通更不发达的偏远地区、甚至是藏民不会去采集的“神山”才行。
人工培育,从40条到5000条
这么名贵的一味中药,或者说是具有一定功效的药材,当然会有很多人希望能实现人工培育,这样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于野生冬虫夏草资源来说,也会起到保护作用。
通过十多年的努力,人们搞清楚了冬虫夏草的生活史,了解它是如何萌发、生长、播种这整个过程。研究人员们开始着手在人为环境下培育冬虫夏草,杨大荣就是其中一员。
但难度不小。蝙蝠蛾幼虫是冬虫夏草唯一的寄主,它需要特殊的环境,温度一旦高于20℃就大规模死亡,最佳生活温度在10℃——14℃之间。就算在香格里拉海拔3000多米的基地里,夏天也还是需要人工降温。“夏天,你要是去我们基地,你会看到我们在给它们吹电风扇、空调,不然温度太高了,虫就大量死亡。”
到了冬天,蝙蝠蛾需要在零下2℃的环境里过冬,这样来年开春病菌才会少。蝙蝠蛾容易感染拟青霉,只要一条虫感染了马上就传染开,容易全军覆没。最难的就是这一点,好不容易养到三四年的虫子,稍不小心就全部病死了。
经过多年努力,杨大荣等在2000年时已成功养殖了几万条蝙蝠蛾,然后逐年增加。到现在,每年虫卵达5千万枚左右,室内年饲养幼虫约300万条到500万条左右;其他虫卵和幼虫放归高寒草甸,期望它能在不远的将来,逐步恢复高寒草甸的虫源、菌源,增加野生冬虫夏草的产量。
另一个主要困难,就是如何让蝙蝠蛾幼虫“感染”上孢子。
通过对这一系列困难的攻克,杨大荣等在2006年就人工培育了40多条冬虫夏草;然后逐步到三四百条;到去年,人工培育冬虫夏草增加到了5000多条;预计今年可以出个3公斤左右。
专家呼吁:请保护整个生态系统
尽管可以在人工环境下种出少量冬虫夏草了,但杨大荣并不开心,他知道,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还存在一些难题;离规模化生产,要走的路还很远。每年几公斤的量,不能缓解人们对冬虫夏草的需求。
他说,这么多年来,他不只一次看到被“挖草大军”破坏的高山草甸。本来挖一条冬虫夏草,破坏草甸不会超过5平方厘米。但就为了找这一条冬虫夏草,挖草人需要像在地上找绣花针一样,会践踏几百平方米的草甸。不仅如此,“挖草大军”的吃喝拉撒都要在草地上完成,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这些被破坏的高山草甸,不像热带地区那样可以两三年就恢复,高海拔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植物生长缓慢,一旦破坏需要很多年甚至数十年才能逐步恢复,大部分海拔较高地区则不断沙化或石漠化,永远无法恢复。
冬虫夏草产地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发源于这里的河流有长江、黄河、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独龙江、印度恒河等数百条河流,所以,从生态的角度上说,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就等于破坏了水源地。
他呼吁道:“不能说冬虫夏草比黄金贵就单单保护冬虫夏草,而是要提倡保护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