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记者从市农委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6.5万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采用“企业 合作社农户”模式,作为推进贫困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改造,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市中药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我市中药材发展区域,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户每年户均增收可达2万元以上。据介绍,6.5万亩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三县一市”,其中,重点品种有修文益母草、丹参、乌当铁皮石斛、清镇天麻、息烽瓜蒌等。
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我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作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重点支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良种选育与繁育及种子种苗基地建设、新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等。
生产基地方面,提升基地标准化程度,已建成300亩以上集中连片规范化生产基地32个,面积达4万余亩。种繁基地建设方面,围绕我市主要发展的重点品种,开展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资源圃建设、中药材野生驯化等工作。目前,已建成桔梗、白术、丹参、益母草、铁皮石斛等4个中药材种繁基地,面积达0.5万余亩,每年可提供质量可靠的种子1026吨、种苗425万株,满足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需求。
同时,我市还在中药材重点种植区域建设产地初加工厂,强化产业链延伸。目前,已建成初加工厂2个,正在筹建3个。到2014年底,预计全市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总产值达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