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中小规模牧场主及散养户,每天还在为如何将奶牛所产的生鲜乳兜售出去而发愁时,规模化养殖上市公司却是另一番景象。中国圣牧、原生态牧业、现代牧业等3家在港上市、靠规模化养殖起家的乳企,2014年盈利增长速度远超同行业平均水平,中国圣牧更是以117.3%的增幅居首。
记者粗略统计一下,2014年现代牧业、中国圣牧、原生态牧业营收分别约为50.27亿、21.32亿和11.63亿元,同比增幅各为52.84%、11.44%和32%;本公司持有人应占溢利各为7.35亿、7.11亿和4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81%、117.3%和92.2%,远超同行业平均水平。
作为国内最大的原料奶生产商,2014年现代牧业原料奶销量为93.13万吨,相较于2013年67.97万吨,增加37%;而其总原料奶外部销售量的72.7%都供应给了蒙牛。
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告诉记者,公司位于安徽、河北等8个省份的畜牧场,均临近下游知名乳制品加工厂,“去年我们平均每头奶牛年产奶量达8.9吨,比2013年8.4吨增加6%,而国内一般奶牛年产量也就在5~6吨。”
无独有偶,2014年原生态牧业每头乳牛平均年度产奶量为9.4吨,较2013年9吨增加4%;乳业资深分析师宋亮对此表示,规模化养殖企业可以整合资源,在与上游饲料供应商和下游乳企进行谈判时,形成了强大的话语权,一方面可以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一方面又在提高原料奶出售价格。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原生态牧业的原料奶平均售价为5053元/吨,折算一下为5.053元/公斤,而对比目前陕西榆林、内蒙通辽、赤峰等地的奶农出售的原料奶价格,目前仅为2.5~3元左右/公斤。
话语权的丧失,让中小规模的牧场主和散户对于原奶价格的不断走低无能为力,只能选择“杀牛倒奶”。正在上演奶农倒奶风波的内蒙古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乳企在生鲜乳收购标准问题上存在“双重标准”:在生鲜乳过剩时,乳企执行相对较高的标准,体细胞、最低供奶数量等都会成为拒收或压等、压价的理由;当生鲜乳供应不足时,乳企间相互争抢奶源,检测标准又会相对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