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呼和浩特市城市化步伐加快,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城区和主要蔬菜生产地的赛罕区,近郊蔬菜基地面积大幅减少,蔬菜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赛罕区把加快蔬菜基地建设作为关系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发展蔬菜产业的辅助措施 “大棚讲堂”应运而生了。
至2014年,赛罕区在原有保素村、合林村、舍必崖村3个“蔬菜植物医院”的基础上,均设立了“大棚讲堂”,使原有“植物医院”单一提高菜农蔬菜生产技能的职能,拓展为转变农民传统种植观念,疏通菜农蔬菜销售渠道3个职能。
“大棚讲堂”转变了农民传统种植观念
为补充和扩大蔬菜基地,近两年来,赛罕区投资18.7亿多元建设蔬菜基地,截止去年底,菜田面积已达到8.5万亩,其中保护地面积5.3万亩。大量新增的菜田和保护地需要大量的技术农民和经营者,但先前只懂得种植粮食作物技能的农民难以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面对基础设施齐备的菜田和大棚不敢承包、不敢经营。针对这种情况,赛罕区一边大规模建设蔬菜基地,一边组织新建基地的农民到“大棚讲堂”学习参观。通过“大棚讲堂”实对实的讲解转变了粮农的种植观念,认为菜农更能发家致富,增强了他们经营蔬菜生产的积极性。
“大棚讲堂”提高了菜农蔬菜生产技能
为使新增菜田和新建蔬菜保护地尽快投入生产,赛罕区“大棚讲堂”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培训新菜农的蔬菜生产技术。首先抽调74技术人员组成28个技术服务小组,驻扎新开发菜田和保护地的各镇、重点村开展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基础蔬菜技术培训工作。其次采取 “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次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各镇、村种菜大户前往赤峰、北京大兴区,辽宁省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蔬菜生产的科学方法及经验。通过学习考察,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发了种植中棚西瓜、草莓、水果玉米、五月鲜等各类蔬菜瓜果品种。三是在 保素村、合林村、舍必崖村设立的“大棚讲堂”,配备相关科技人员进行全天坐诊解答释惑,帮助菜农解决蔬菜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四是邀请聘请专业种植专家共46名巡回全区各乡镇、村深入农户指导蔬菜生产,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五是积极举办农业技术讲座,邀请日本著名草莓专家宫本重信、北京市农业推广站站长宗静等至金河镇根堡村同创科技示范培训基地讲解了草莓的栽培管理技术,至碾格图村呼市绿联种植专业合作社20亩草莓种苗种植基地,黄河少镇东讨村赛罕区惠农蔬果产业协会草莓种植棚进行实地指导、现场讲解。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草莓栽培管理技术,推动了全区草莓、蔬菜产业的发展。把农民急需的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方法及时送到生产实践中。
至2014年,已累计有1200多人次的菜农学员参加了培训学习。
“大棚讲堂”疏通了蔬菜产品销售渠道
通过“大棚讲堂”的广泛宣传,广大菜农从中学到了先进的蔬菜生产技术,掌握了先进种植技术的菜农通过辛勤 劳作取得了丰硕的果实。但如何将这些果实变为实在的收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这又是摆在新菜农面前的一道难题。为解决这道难题,“大棚讲堂”积极利用农业部建立的 “蔬菜生产信息监测网络”,帮助菜农分析蔬菜供求信息, 指导种植品种,决定种植面积。目前,已在全区6个镇、街道的菜村建立了蔬并分别配备了 1名信息负责人和28名疏菜生产信息员,按照蔬菜信息监测网络的要求,每年四次上报本区生产基地蔬菜品种、面积、产量、上市当期产地价格等各类信息,同时了解全国各地蔬菜生产和价格信息并随时通报各蔬菜生产村和农户。今年以来已发放蔬菜生产和销售信息30多期。
赛罕区“大棚讲堂”在过去的一年中,为了实现转变农民传统种植观念,提高菜农蔬菜生产技能,疏通蔬菜产品销售渠道3个职能,全年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120余期,培训10000人次。2013年,赛罕区蔬菜总到39.1万吨 ,10000户农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