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伟来到一块已成熟的菜地,工人们正在采摘空心菜。邓国伟边交代“有虫叶的不要”,边拿起一根菜,在菜杆上一掐,“嗯,多嫩的。”
“蔬菜采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像空心菜,需要一根一根地摘,工作量很大。”蔬菜基地负责人介绍,采摘工人一般都是周围的村民,随着气温上升,愿意来菜地干活的越来越少了。更让他担心的是,十几天后就开始收割谷子,采摘工人将更加欠缺,“这几天都在给他们做工作,劝他们上午来菜地干活下午再忙农活,我们也会适当给一些高温补贴。”
8:10,采摘好的空心菜搬到运输车前,为防止菜叶在运输中缺水枯掉,工人们在装箱前还需给它们一一“过水”。
8:30,6吨空心菜装车完毕。邓国伟带着记者再次坐上运输车,驶往苦瓜种植地……
控质量,层层检测严把关
9:00,5吨苦瓜装上车;9:40,3吨黄瓜采购完毕……中午12点前,邓国伟所需的蔬菜全部到位,装了满满两辆货车。
简单用餐后,邓国伟乘坐运输车赶往白市驿分拨中心。此时地面温度已超过50℃,车内温度也接近35℃,人坐在里面如同“蒸桑拿”,汗流浃背。
13:30,到达分拨中心,邓国伟边吩咐工人们卸货,边拿来“果蔬安全快速检验器”做一项重要工作—对蔬菜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
邓国伟介绍,随着科技进步,现在很多蔬菜基地都已使用防虫网、粘虫板及生物杀虫灯等科技手段抵御虫害,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此外,蔬菜基地在采摘蔬菜时,也会对农药残留进行抽样检测。“即使如此,我们仍需对食品安全进一步把控,在分拨前必须再次对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
邓国伟随机撕下几片空心菜、木耳菜、油麦菜菜叶,将它们撕碎后分别放到装有清水的容器里,再滴进“洗脱液”,让残留的农药融进清水里。十分钟后,邓国伟用滴管分别汲取每个容器里的液体,再滴在白色速测卡上。
20分钟后,所有速测卡仍然为白色,表示农药残留量合格,“如果速测卡呈蓝色或浅蓝色,则说明含量超标,一旦超标我们会要求退货。”
14:00,所有蔬菜检测过关,邓国伟开始给门店分派蔬菜,“嘉茂店,空心菜500公斤、苦瓜450公斤、木耳菜80公斤……”
保新鲜,储存、上架要求高
为保证蔬菜上架质量,邓国伟在分派好各店蔬菜后,选择跟随沙坪坝片区的运输车去门店抽查。
14:30,当他到达沙坪坝嘉茂店时,搬运工早已等候在库房门口。
“上一趟运来的400公斤空心菜,不到一个小时就卖完了。”嘉茂店经理一边向邓国伟沟通销售情况,一边安排店员们赶紧进行“翻筐”—运输途中温度太高,蔬菜到店后要迅速从运输的塑料筐转到店里的竹筐,以降低温度、保持新鲜。
此外,蔬菜在运输途中,难免有些损耗,特别是叶菜容易出现枯叶和烂叶。“翻筐”后,店员还需对蔬菜进行简单打理,将次品取出后才能上架。
14:50,早上还在地里的蔬菜已放在超市货架上供市民挑购。还未上架的蔬菜,则被放在蔬菜保鲜库里进行保鲜—空心菜、油麦菜等菜品储存要求比较高,还要进行加冰冷藏。邓国伟松了口气,他当天的采购量,足以满足5000余个家庭的蔬菜需求。
然而,邓国伟一天工作并未结束,不断有门店打电话来要求补货。邓国伟拨通蔬菜基地电话,开始了新的订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