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礼村里一老孩,村干退休已八载;热炕暖家我不待,一心只把梨果栽;栽下美梨玉露香,穷村变成富裕窝……”4月17日,记者刚刚踏上山西隰县午城镇阳德塬梨园,就看到一位老人在梨花雪海中演唱自编的山歌。
老人叫闫云海,现年69岁,是午城镇习礼村原村党支部书记,自称“种梨人”,当了解到记者是来隰县参加玉露香梨花节活动,就滔滔不绝讲起了他栽梨树致富的故事。
话从1984年说起。当时,闫云海当选为600多口人110户的习礼村村委会主任,当时这个村是“穷得不能再穷了”的地方,闫云海提出发展梨果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己示范引领,把自家的11亩好地和14亩坡沟地都栽上了梨树。看到他赚了钱,村民们都跟他学种梨,习礼村的梨园很快就发展到1000多亩。到2008年,全村梨果收入达到140万元,人均2300元,梨树成为习礼村的摇钱树。
从2004年开始,梨的品质发生退化,产量下降,售价下降,梨农收入减少,怎么办?正当闫云海发愁的时候,县里开始推广玉露香梨树新品种,闫云海经过慎重考察,率先把自家正在挂果的11亩梨园里的酥梨和晋蜜梨树全部锯头,嫁接成玉露香梨树,第二年就挂了果。后来,玉露香出口国外,价格上扬,每斤地头价卖到4元,比原来的品种高出好几倍,到2011年,习礼村玉露香梨就发展到1000多亩,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闫云海的儿子、现任村支书闫锁海说,现在我们村又新栽了1000多亩玉露香,人均纯收入已过万元。村里人去年一下子就购回了18辆轿车。而闫云海全家7口人年收入则达到30多万元,也在县城买了房子,每天开着轿车回村管理梨园。
闫云海和习礼村种梨致富的故事是隰县大力推广梨果富民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隰县是个山区县,地广人少,发展梨果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有机质含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无工业污染,被农业部划定为黄土高原梨果优势产业区。2012年,随着梨果产业发展的壮大和市场需求的改变,隰县把玉露香梨产业发展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战略产业来抓,解决梨果产业增收瓶颈问题。隰县县委书记王天郎介绍说,目前,隰县有80%的土地种植梨果树,80%的农民从事梨果生产,80%的农业收入来源于梨果树,以梨果产业为主的农村“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记者在隰县见到了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所长李杰,他自称“隰县人”。他说,玉露香是山西省果树所培育的一种梨果新品种,他们所已在隰县试验推广了10多年时间,每年都有几十位专家长期住在隰县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支撑服务。隰县生产的玉露香梨个大、果型端正光洁、皮薄肉细核小、含糖量高,2014年7月被中国品牌文化管理年会组委会授予“中国大美梨”称号。
置身习礼村,满山满坡的梨花令人陶醉,满园满地的花香飘扬四方,清纯秀美的梨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