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一只蛋鸭让安徽庐江养鸭业“振翅高飞”

   日期:2015-05-28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38    评论:0    

  提起养鸭,很多人都知道安徽省有个“蛋鸭之乡”,并不是仅仅由于柯坦镇在养鸭。据了解,在“龙头”庐江县农旺蛋鸭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下,该镇养鸭业迅猛发展,存栏蛋鸭养殖规模突破100万只,年产鲜蛋2万多吨。养鸭户年均收入8万元,不少人靠养鸭盖新房,买汽车,购家电……

  近日,笔者走进 “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农旺蛋鸭合作社实地调研,探寻他们如何建立从选育良种、鸭蛋深加工到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完整蛋鸭经济产业链,使柯坦镇养鸭业“振翅高飞”。

  养殖源头:选育良种鸭是根本

  “优良蛋鸭品种个体间的产蛋能力差别较大,只要进行认真鉴别,细心挑选,才能获得理想的高产蛋鸭。”在柯坦镇蛋鸭养殖基地,农旺蛋鸭合作社理事长张永宜介绍说。

  我国的养鸭业具有悠久的历史,鸭蛋是我国居民的重要食品,更是南方居民的传统食品。可见蛋鸭养殖前景十分广阔。而蛋鸭质量是鸭蛋质量的基础,蛋鸭的质量又取决于鸭种。

  今年40多岁的周正富,是柯坦镇陈池村人,前些年开始跟随浙江人搞鱼鸭混养。他说:“刚开始不懂什么是品种,有一茬鸭子光吃料不下蛋,后来请教理事长,才知道是因为买鸭苗时图便宜,买了退化的老品种。”后来,周正富就加入了农旺蛋鸭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购进鸭苗,打那以后,他养鸭子就没有赔过钱,还每天都有2000多元的进账。

  与普通蛋鸭加工企业不同,农旺蛋鸭合作社加工企业的鸭蛋主要来源于自有和签约养殖基地。合作社与鸭农建立了订单式合作模式,通过统一规划鸭舍鸭池、统一购进幼鸭、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卫生防疫、统一蛋品销售等,从进鸭、饲养管理、兽药使用、卫生防疫等环节都走上了规范化管理轨道。

  “我们合作社推广的大都是绍兴麻鸭,还有部分金锭、青壳二号鸭苗。这些鸭种具有体型小、成熟早、产蛋多、耗料省、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张永宜说,蛋鸭良种推广之初,他们遇到过很多困难。优质蛋鸭规定每个普通大棚只能饲养1800只左右,可鸭农习惯了每个大棚饲养3000多只。科技人员到地头挨个作解释。他告诉笔者,优质蛋鸭具有性成熟早、开产早、产蛋周期长、停休期短而少等特点,有利于大幅度提升鸭蛋产量和质量。

  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是关键

  “在养鸭业实践中,我们逐步探索出走养殖致富的新路子。”为减少饲养饲料成本,合作社购进大型饲料机械,采用来料加工,科学配方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在蛋品加工方面,合作社组织人员不断研发新产品,再搞深加工,“依靠科技、提高产品附加值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张永宜说。

  据庐江县农委的负责人介绍,农旺蛋鸭合作社所有进入加工环节的蛋鸭必须经过原料部、研发中心、品控部等三个部门的三级质量检验,才能作为合格原料入库。一枚鸭蛋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4大工段16个工序。当地鸭农生产出的鲜蛋一部分销往全国各地,一部分再被传送到蛋鸭生产线。至此,蛋鸭初加工的环节已经走完。

  不仅如此,农旺蛋鸭合作社还聘请专家指导鸭农按有机食品生产规程管理,使养殖模式和产品都得到消费者认可。同时,坚持品牌化发展,合作社已拥有“永宜”、“柯坦”等多个与养鸭产业相关的品牌,涉及鸭饲料、松花蛋、咸鸭蛋加工等多条产业链。有了过硬的品质,销路自然不成问题。目前,该社鸭类产品已走向全国各地,年创产值近3亿元。

  从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从传统食品加工到现代产品加工,农旺蛋鸭合作社蛋品加工企业一条条生产流水线上,无不跳跃着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强劲音符。

  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是出路

  “蛋鸭养殖过程中,自然会有废弃物产生。在循环利用方面,我们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张永宜说,去年年底,农旺蛋鸭合作社推出了“蛋鸭笼养”新模式。 所谓“蛋鸭笼养”,就是把水禽鸭子放在室内笼子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集中统一养殖,把养殖过程产生的粪便和废水等污染源控制在养殖场内,经过有效地合理利用或者处理,破解了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污染困境,达到生态循环目的。

  近年来,资源、能源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制约越来越大。因此,农旺蛋鸭合作走循环经济路子,拓展“鸭—沼—蔬” 、“鸭—沼—果”、 “鸭—沼—鱼”等生态养殖模式,初步形成了以沼促农、以农促沼的良性循环,既节约了资源,又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很多人奇怪,蛋鸭合作社为啥要种蔬果,还要养鱼虾?张永宜解释说:“蛋鸭饲养会产生粪便,这些鸭粪其实是无污染的有机物。经过沼气池发酵,这些粪污沼气用于鸭舍照明取暖,而沼渣、沼液再作为肥料,用于蔬果基地培肥,和喂养鱼虾。于是,我们搞起了蔬果种植和鱼虾养殖。目前合作社已建好设施蔬果100多亩,养殖面积达到230多亩。”

  “全产业链的建成,使我们核心产品的调整有了很大空间。但无论将来怎么调整,围绕‘农’字,紧扣‘生态’,发展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大计是不会变的。”张永宜对未来充满自信。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