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威宁自治县,迎来最为忙碌的采茶季。走进炉山镇茶园村,一条清澈的河流从村中蜿蜒而过,滋润着两岸的土地。绿油油的茶场在山峦间延伸,浓浓的晨雾中,采茶人的身影隐约可见。
走进一户农家,一个小砂罐、一个小水壶、几个烤茶杯。几位长者围着火盆自烤自饮,絮说家常。在海拔2300米的炉山镇大山之中,老人们就这样搓一把香炉山茶,放入注满水的小砂罐中慢慢炙烤,渐渐地,“乌撒烤茶”的香味弥漫整间农舍,一天的时光就在喝茶、烤茶中悠悠度过。
威宁烤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2005年,考古学家在该县中水汉墓群鸡公山文化遗址发掘的文物陶罐,是200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如今,这些古老的茶罐保存在贵州省博物馆内。
创办于2004年的威宁香炉山茶园,大胆地把产品定位在古老的茶文化中,将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民族民间乌撒烤茶作为切入点,开拓市场。如今,香炉山茶园专业合作社拥有茶园3500余亩,年产名优茶20吨,年产值800余万元。
石阡人喝茶也有上千年的历史。随便走进一户仡佬族人家,就能品尝到地道的“罐罐茶”。客人一进门,主人就拿出一个土罐子,注入泉水,装上石阡苔茶慢慢熬,不一会儿,一罐香喷喷的热茶就摆在面前。
石阡县龙塘镇高龄老人是全县百岁老人分布最多的乡镇。全镇总人口37000多人,60岁以上的有4810人,80岁以上的有635人,百岁老人有8人。老人们都说,是“罐罐茶”的功劳。
在石阡民间流行着这么一句话:“石阡茶,温泉水,天天喝,九十八。”
石阡县茶办负责人介绍,石阡苔茶含有钾、锌、硒等微量元素,其中钾是人体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尤其是炎夏和从事体力劳动者,常饮苔茶能补充体内微量元素的流失。
贵州茶悠久的历史有史可证。翻阅唐代陆羽《茶经》,对贵州茶即有明确记载,“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古代的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就是指今天的遵义、铜仁等地。
两个例子提供了有力佐证:1980年7月,在晴隆和普安两县交界处的营头大山上发现了一枚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四球茶茶籽化石,距今有100万年以上;中国著名茶叶专家李联标1941年在务川老鹰山岩上首次发现中国野生乔木型大茶树,改写了驻印英军勃鲁士少校宣布的“印度阿萨姆皮珊新福区是世界茶叶起源地”的结论。
经有关部门考察,贵州境内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资源就达600余种,千年以上的古茶树近千株,最大的古茶树直径约170至180厘米,在国内极为罕见,是我国保存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高山云雾出好茶”,正是贵州真实的写照。贵州是国内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条件的原生态茶区。茶叶优异品质的形成,与空气、温度、光照、土壤等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贵州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常常云雾弥漫,这正好适合茶树的耐阴习性。
贵州不仅是茶的“原产地”,也有人类最早最原始的茶事活动。悠久的黔茶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黔茶文化。仡佬族、苗族、布依族、彝族、水族、瑶族等民族,自古爱茶、嗜茶,许多古老的茶文化及习俗经日积月累,得以沉淀和传承下来,古老的采制工艺,使得原始茶食、茶菜、茶饮、茶俗及原生态茶文化完好地保留至今。
黔东南一带的“油茶”,深色茶汤泡炒糯米、瘦肉、肥肠等,似茶非茶,已成当地必备“早点”;黔北的“油茶”,则与黔东南截然不同,是用滚烫的油茶淬着吃。据说从前是淬冷饭,有“炒油茶泡冷饭,越吃越肯干”的说法。
客来敬茶、浅茶满酒、凤凰三点头、捂碗谢茶、三茶三礼的茶礼;说亲茶、十五茶、退茶、订婚茶、洞房茶、合合茶、新娘茶、打油茶、罐罐茶、祭祖茶、乔迁茶、过路茶、娘娘茶……丰富的贵州土着居民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茶礼茶俗,衍生出多彩的茶文化,以独特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同时,不断演变的饮茶文化,促成了今天贵州独特的区域茶叶品牌。片状的湄潭翠芽,球状的雷山银球茶,卷曲型的都匀毛尖,颗粒状犹如珠宝的“绿宝石”……不仅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泽绿润,且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鲜活匀整。特别是内含的锌硒元素,更是被专家称道。
几千年来,无数骚人墨客和大批的饮茶爱好者,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茶诗、茶词、茶赋、茶歌、茶联、茶故事等文人作品和民间文学作品。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投入、打造公共品牌,贵州茶产业快速发展。历史悠久、多姿多彩的贵州民间茶文化,将为贵州茶产业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