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安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陕西省对中亚地区出口1.0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68.8%;同期自中亚地区无进口。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对中亚地区的货车出口大幅减少。
214万元药材“走进”中亚
据西安海关统计,出口东亚的产品以货车、苹果、鞋等为主。其中,货车出口2437万元,下降86.1%;鲜苹果1189万元,下降31.4%;鞋520万元,增长2.5倍;工业缝纫机238万元,增长30.8%;药材214万元,而在去年同期,药材并无出口。
我省对中亚出口产品以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出口为主。其中,对哈萨克斯坦出口5137万元,下降64.9%;乌兹别克斯坦3675万元,下降79.7%;
塔吉克斯坦1269万元,下降2.3%;吉尔吉斯斯坦347万元,增长0.2%;土库曼斯坦323万元,增长2.6倍。
68家企业“进军”中亚进出口
上半年我省对中亚地区贸易,一般贸易出口占主导,外贸主体数量增加。其中,一般贸易出口1.07亿元,下降60%;
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30万元,下降99.6%。上半年对中亚地区有进出口记录的陕西企业68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7家。
对中亚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中,私营、外资企业出口增长,国有企业下降。私营企业出口6367万元,增长43.3%,占同期全省对中亚地区出口总值的59%;国有企业对中亚地区出口3494万元,下降88.3%,占32.4%;
外资企业出口890万元,增长1.9倍。西安海关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陕西出口中亚地区货物大多通过新疆口岸利用火车或汽车运输出境。其中,铁路运输方式出口5185万元,下降41.1%;公路运输方式出口5145万元,下降79.6%,以上两种运输方式合计占同期对中亚地区出口货值的95.6%。此外,空运运输方式出口347万元,增长52.9%。
多重因素制约我省贸易发展
目前,陕西对中亚地区贸易存在的制约因素,一是长期以来,陕西对中亚地区贸易以出口为主,自中亚进口主要为棉花、矿产品等资源性商品,进口值较小,且从去年至今年上半年无进口。进口不足降低了双方贸易的积极性和活跃度,也导致开通运行的“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回程货源组织困难,增加了对中亚地区贸易的物流运输成本。二是俄白哈关税同盟发布了多项汽车技术性贸易措施,导致三国进口商减少了对中国产汽车的进口。此外,经济疲软及货币汇率的调整致中亚市场购买力下降,也是造成对中亚地区汽车出口下滑的重要因素。汽车是陕西对中亚地区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2013年重型卡车出口占到同期全省对中亚出口值的近一半,汽车出口受阻直接影响双方贸易规模的进一步增长。此外,丝绸之路沿线多条国际货运班列同线,容易出现同质化竞争。
我省应积极引进当地的优势资源,扩大自中亚地区的进口贸易,促进对中亚地区出口和进口的协调、均衡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中亚地区的投资,以投资带动贸易,扩大陕西优势产品对中亚地区的出口。同时,协调国家相关部门,推动国内对中亚地区国际货运班列合理有序的运行,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