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再次来到巴州区凌云乡寨子包村、大和界牌村、曾口镇寿星村等商品蔬菜生产基地,温室大棚整齐有序地在阳光照耀下赫然醒目,而工人们正在忙着硬化道路等工作。
建立基地壮大规模
在巴州区生态农业科技园施工现场,区农业局负责人陈廷玺介绍,建立新基地的思路,主要以巴城周边乡镇为核心,以乡镇场镇周边村社为重点,在城(场)镇近郊规划区外的基本农田内,按城(场)镇人口人均0.04亩地的标准划定了保障性菜地。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巴州区坚持“保优汰劣、适当集中”原则,对部分重点乡镇重点专业村,实行政策倾斜,先后扶持发展了凌云乡印山坪村、曾口镇寿星村、大茅坪镇土地垭村、平梁乡火炮村等一批商品菜生产基地,建立蔬菜重点村26个。此外,还加快建设重点片建设,在凌云何家坪、大和界牌村、光辉柏林湾、大罗等地建立百亩示范点25个、500亩蔬菜园6个,千亩蔬菜片3个,万亩蔬菜基地2个。同时,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作为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全区培育蔬菜专合社28个。如金大寨种养殖专合社在凌云寨子包村种植草莓80亩、食用菌10亩、时令蔬菜300亩,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果蔬2300亩。
典型带动特色发展
“今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6万亩,可望产蔬菜10万余吨,其中商品蔬菜可达3万多吨,较好地保障市场需求。”陈廷玺告诉记者。
这一切,都源于示范园区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目前,巴州区建成凌云乡印山坪为核心示范1000亩,育苗大棚10亩,带动何家坪等5个村发展蔬菜4000亩;建成曾口镇寿星核心标准园1166亩和集中良繁育苗场10亩,带动曾口片区发展蔬菜6000余亩。同时,培育了印山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广佛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众乐黄花专业合作社等蔬菜专合组织28个,吸引入社农户7800户,建立蔬菜生产基地1.06万亩。
记者在巴州区一些农村村看到,蔬菜基地各有特色,有种植莴笋的、大葱的、芹菜的…………实行一村一品种,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巴州区建立了以田藕、窝笋为特色大茅坪镇土地垭村,以大葱为特色的枣林镇枣林村,以小芹菜为特色的平梁火炮村等20个蔬菜专业村,发展特色蔬菜1.6万亩。
产销对接延伸产业
“延伸产业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巴州区鼎力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尔国告诉记者。在延伸产业链过程中,巴州区注重三新推广,大力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先后引进40多个特色蔬菜新品种,推广蔬菜嫁接等先进实用配套新技术10多项,建各类保护性蔬菜生产基地1.3万亩。
许尔国告诉记者,除此之外,产业链中产销对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为此,凌云乡印山坪村建设1万吨农产品(蔬菜)加工配送中心,实现淡储旺供,现已建成分选、清洗、包装等处理配送车间和农产品(蔬菜)安全检测及办公管理中心,建设农产品(蔬菜)储存保鲜气调库等。
为了增加收入,基地采取“公司+专合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订单生产,如印山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农超”、“农校”、“农企”对接方式,与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云风超市、百信超市、达芙妮鞋厂等签订合同,年销售蔬菜4000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