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频发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雀巢公司第一次遭遇食品安全危机,在中国市场,雀巢也频频曝出食品安全问题。
2012年6月5日,中国网报道称,雀巢能恩儿童成长牛奶惊现黑色虫尸;2012年6月19日,中国之声报道称,有消费者投诉雀巢咖啡1+1喝出小飞虫干尸。但雀巢方面坚称产品不存在问题,在将问题样品拿走检测后便再无回音;2012年7月9日,据陕西广播电视台报道,雀巢能恩奶粉吃出虫子。消费者要求厂家配合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身体并给出相应的赔偿,雀巢方面却让该消费者自己带孩子先去医院,根据检查结果再行处理,被指毫无诚意;2013年4月29日,据中国经济网报道,雀巢特别能恩奶粉内惊现活虫。记者拨打雀巢奶粉全国客服热线,接线员称会尽快上门拿走奶粉做检测,但事后一周毫无结果。同年10月23日,雀巢能恩奶粉再被曝出发现白色虫子。而据受害消费者反映,雀巢方面在提出换一桶奶粉了事的方案遭拒后便再没有和该消费者联系。
2014年7月29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布的6月份食物安全报告显示,雀巢一款牛奶产品被检出蜡样芽胞杆菌超标近130倍,饮用后可能导致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对此,雀巢香港公司方面发表声明称,抽检发现的不合格样品属于个案,并称该公司已将同批次产品送往独立第三方实验室作检测,“结果显示,产品符合法律规定,完全安全,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雀巢公司这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非常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奶粉经销商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该公司因此流失了很多客户。本来奶粉问题就很敏感,雀巢奶粉因为这些问题,销售量更是极具下降。有些超市在雀巢奶粉事件爆发后,便决定不再上架其鲜奶类产品。”
管理疏漏
从上述报道中可以发现,雀巢产品质量问题频出,并在应对消费者维权诉求时,一律采取推诿扯皮、拒绝担责的态度,指望事情最后不了了之。
“但消费者并没那么‘健忘’。因此,这样的态度显然无益于企业提升自身的品质与口碑。”陈云说。
业内观点指出,雀巢安全问题频出也与其一味扩张所带来的管理问题有关。
自1867年成立至今,雀巢不断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并购和剥离业务,终成世界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百年并购历程堪称一本商业教科书。有统计称,雀巢98%的销售额来自国外,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然而,区域市场频频摊上大事,与雀巢的跨文化管理和全球经营战略不无关系。虽然美极方便面并未进入中国市场销售,品牌危机并未波及,但前几年连续在中国展开多起重大并购的雀巢正遭遇消化不良的尴尬。
有媒体观点指出,雀巢进入中国市场20多年来,凭借与中国公司建立合资公司的模式在中国开疆扩土。历年的并购让雀巢在华业务递增,而今可替代产品线过多、创新不足成为发展阻力。2014年6月,雀巢冰爽茶在经营13年后退出中国市场。2015年2月,近400吨还未过期的雀巢咖啡在东莞被销毁。
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雀巢中国[微博]区的业绩放缓在2013年已有体现:从2012年的91.4%降至2013年的27.6%。在雀巢的2014年报中,亚大非地区的低增幅引人注目。
“可以说,如今的雀巢正为去库存化感到焦头烂额。”张华华告诉记者,倾倒近400吨速溶咖啡只是其中一例。2011年,银鹭和徐福记两大并购案带来的业绩增长只是昙花一现,去年开始,雀巢不得不面对并购后遗症,过多的供应量已经让公司不堪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