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蔬果飘香的季节,四川省彭州红岩镇举行西瓜品鉴会。西瓜品鉴、西瓜试吃、瓜王评选等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当天,省农科院专家还与红岩镇政府、当地瓜农齐聚一堂,共商西瓜产销出路。
主动出击 办节品瓜
大大小小的西瓜摆放在红岩镇露天的展台上,展位还贴出了西瓜产地和农户信息。记者了解到,红岩镇西瓜品种主要以“8424”和“口口脆”为主。
红岩镇镇长廖晓辉说,红岩镇西瓜种植历史悠久,今年全镇三家西瓜专合社以西瓜上市季节为契机,主办首届西瓜品鉴会,宣传推动红岩镇西瓜,交流技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现“一三产业互动发展”,让西瓜成为红岩的一张“绿色名片”。
记者看到了一款被当地农户称为“黄金瓜”的西瓜,红岩镇窝店村村民杨泽华介绍,这种瓜口感甜而脆、皮薄、水份足。“我家种了100多株,能产1000斤左右,已经卖了200斤左右,目前批发价能卖到2.5元/斤,零售价能卖到5元/斤—6元/斤,种植技术与普通的西瓜差不多,种苗价格是一般瓜苗的两倍。”杨泽华说。
“目前整个红岩镇的西瓜品种改良已基本实现,成为老百姓的致富增收利器,但这还不够,今年举办的首届西瓜节,内容包括技术交流、品鉴、展示产品等,农户与专家可以面对面,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当地弘升果蔬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湘全说:“以后通过西瓜品鉴会宣传这里的西瓜将是常态。”
提档升级 技术先行
“这里种植西瓜历史长、面积比较大、品质好,如果能实现提档升级、节本增效,西瓜种植应该有很好的前景。通过举办西瓜节等活动,这里的农户对品牌的保护意识也非常高,是个可喜的现象。”省农科院园艺所蔬菜办公室主任黄超说。 红岩镇一共有3个村主要种植西瓜,在2004年前后,这三个村分别先后成立了西瓜产销专业合作社,但专合社刚开始运营时,效果不是太理想,因为大伙儿都不知道专合社该咋个运作,专合社负责人也从未外出参观考察,缺乏专合社发展理念等方面的经验。
西瓜种植面积小、分布零散、品质不规范、技术不好、销售滞后等是三个村面临的共同难题;但因为之前西瓜价格高,一斤能批发2.1元-2.2元,农户从来不为销路发愁。
然而,到了2010年,随着红岩镇西瓜种植面积的扩大,加上受到外地市场冲击,老百姓开始出现卖瓜难的情况,西瓜价格也跌到了1.1元/斤-1.2元/斤。以弘升果蔬专合社所在的塔桥村为例,2004年西瓜种植为600多亩,2015年就达到了2122亩。
西瓜滞销后,弘升专合社通过召开股东大会,专门派人出去找销路、联系买主,但因种植面积大、产品没更新等,西瓜价格持续低迷。
2014年,三家西瓜种植专合社与省农科院合作,由省农科院提供种苗,专合社统一向农户供苗、化肥等生产资料;同时,省农科院专家到田间进行西瓜新品种推广、栽培技术指导,通过示范种植新品种,不仅提高了西瓜产量,而且瓜型好,皮薄、含糖量高。
目前,仅弘升专合社一家,其成员就发展到了182个,几乎所有瓜农都用上了省农科院提供的种苗,农药、化肥、种苗,都由合作社统一采购、统一配送。
抱团发展 打响品牌
2014年,为解决专合社“技术各顾各,销售也是各顾各”的怪圈,在邓湘全等人的提议下,红岩镇的三家西瓜专合社实现了联合。
“我前段时间去北京农业大学学习,最大的感受是老百姓要联合、抱团才能长足发展。通过三家专合社联合,西瓜种植技术、价格可以统一,在销售上更有话语权。另外,专合社抱团,更能打响‘红岩子’品牌。”邓湘全说,弘升果蔬专合社牵头出资数万元,红岩镇成功将“红岩子”注册为当地西瓜的商标。
“专合社联合,解决了传统‘一家一户’零星发展农业生产的小农经济,现在红岩西瓜的规模有了、品质提升了,下一步应该是地方政府牵头,打造地方品牌。”黄超说。
今年6月初,红岩镇政府搭台,举办“红岩镇农超对接会”,三家西瓜专合社联合参加,同一些便民超市签下了“最低保护价收购”协议,销售有后路了,农户吃下了“定心丸”。
邓湘全介绍,下一步,他们准备搭建一个三家专合社联合的网站,另外还要将西瓜包装改用礼品盒,里边衬上泡沫,便于长距离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