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给益海嘉里集团做代工的西王食品不甘心寄人篱下,自己做了个品牌成了益海嘉里的对手。同样不甘心的代人做嫁衣的益海嘉里着手自己建工厂,补齐自己的短板。
6月11日,黑龙江省委书记和省长同时在哈尔滨会见益海嘉里总裁郭孔丰,欢迎益海嘉里在黑龙江布局“玉米深加工项目”,被看做是玉米油市场即将展开激烈厮杀的起点。
代工模式生变
据悉,此前益海嘉里没有自己的玉米加工厂,玉米油一直从西王食品等工厂采购,灌装后再贴上金龙鱼的标签出售。
“这是很多企业的模式。”锐财经行业分析师刘江远6月24日对记者说,“缺陷是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原料也控制在别人手中,一旦合作出现问题对企业来说是致命的。”
一个佐证是,2014年,西王食品与中粮集团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签署“结盟协议”。这一年,益海嘉里在西王的大客户名单上消失了;此前,益海嘉里多年从西王采购大量的散装玉米油,曾是西王的第一大客户。
中粮集团与西王食品同样都是玉米油生产大户。
西王集团所在的西王村是公认的“中国玉米油城”,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西王食品生产的西王品牌的小包装玉米油,从2008年的0.4万吨,大增至2014年的9.69万吨,售价最高的西王玉米油产品更是是金龙鱼的两倍。
中粮旗下的食用油品牌是“福临门”。此前,益海嘉里和中粮集团是国内进口和加工转基因大豆规模最大的两家公司。在国内小包装油市场,益海嘉里集团占有30%-40%的份额,金龙鱼调和油是其主力品种,含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多种成分,由于定位较高,不含棕榈油成分。
西王食品在对外的新闻通稿中说,双方牵手后,在玉米油品类便占有较大份额,拥有了更大的行业话语权,有利于促进玉米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产业升级进步,改变当前的食用油竞争格局。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益海嘉里首先开拓中国小包装油市场,因此一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3家竞争回到起点”
被认为是“福王结盟”的中粮集团与西王食品的牵手合作,显然让益海嘉里感受到了压力。
实际上,一直以加工散装玉米油为主的西王食品,此前一直同时为益海嘉里和中粮集团贴牌生产“金龙鱼”、“福临门”等品牌的小包装玉米油。
益海嘉里、中粮等公司凭借较强的品牌影响力,让小包装玉米油逐渐为国人所接受。
市场的打开为西王食品等企业“单飞”提供了便利。在实力壮大后,西王食品大力推广自有品牌的玉米油。2013年,该公司全年实现销售小包装玉米胚芽油11.75万吨,散装食用油6.53万吨。不过,这与益海嘉里每年数百万吨的销量相比仍然相差悬殊。
西王食品显然不满足于在这个市场的位置。他给自己定了很明确的目标:成为玉米油领域的“鲁花”。与西王食品同处于山东省的鲁花集团,独辟蹊径,在花生油领域精耕细作,从上游花生种植开始抓起,20多年后,鲁花已经坐稳市场老三的位置。
除了与中粮集团结盟,西王食品2014年还做了一件“大事”,在影视明星赵薇为代言人的广告中,西王食品称:“不管几比几,不要转基因,我只要西王玉米胚芽油。”
这被认为是针对益海嘉里的“金龙鱼”广告。金龙鱼1:1:1的广告,老幼皆知,这样的广告被认为涉及不正当竞争。
此前曾有人士表示,“只做非转基因”为西王食品将来的扩张挖了一个“大坑”。更早以前,鲁花等企业在花生油产品上强调突出其非转基因标识,而实际上花生并没有转基因品种。
西王高管表示:即使是坑,只要对中国消费者有利,对民族产业发展有利,西王也将义无反顾地跳进去。如今,除了西王,已有更多企业争相主动“跳坑”,引得各界瞩目。
不过,后来赵薇给西王做的广告被要求撤下,内容也做了更改。
“目前,中国玉米油年产量已超过百万吨,超过花生油,成为国内第三大小包装油种,市场发展迅猛,并抢占了部分转基因大豆油的市场。”刘江远分析道,接下来玉米油市场的竞争将异常惨烈。
玉米深加工的产业链很长,深加工的产品横跨食品、医疗用品、生物能源等多个领域,想象空间较大。
中粮集团旗下的中粮生化就是以玉米深加工作为主业,中粮集团在东北也有做燃料乙醇的玉米深加工工厂。西王食品的母公司西王集团从事果糖等多种玉米深加工业务,中粮与西王发展玉米油因此底气很足。
“布局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意味着益海嘉里终于可以补齐产业链上的一块短板。”刘江远说道,此前,益海嘉里的加工厂包括水稻、小麦,以及大豆、油菜籽,唯独没有玉米加工厂。
“益海嘉里布局玉米深加工,3家在玉米油等领域的竞争,将重新回到同一起点。”刘江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