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平骑行百村的行动受到当地媒体关注。《邯郸晚报》、《燕赵都市报》、《河北日报》先后对其进行了采访报道。他的博客点击近百万,他的1000多篇图文帖论坛累计点击过亿,他创作的35万字长篇小说《挣扎红尘》在起点网签约上架。
从刘占平千篇网文中,可以窥见他勤奋学习、善于思索、热爱家乡、助人为乐、勇于拼搏,笑对生活,为梦想不懈追求的乐观人生。
甘蓝滞销 萌生互联网卖菜念头
2010年5月,刘占平送儿子上学,在回家的路上途经鸡泽县司马堡蔬菜市场,听见菜农诉苦,原来辛苦一季种的甘蓝菜贱到一毛钱一斤,就是这样的价格也很少有商贩拉菜。与菜农交流后,他拍了一组图片,回家后立即写了《邯郸东部万亩洋白菜将在地里烂成泥》,帖子发出后被推荐到论坛头条,并上了新浪网首页。晚上,他坐在电脑前与网友交流菜贱伤农问题,站内消息不断发来,两个小时有七八个新注册用户,向他咨询有意来鸡泽县采购甘蓝菜,更有跟帖出主意的,竟然有个长沙网友第二天一大早跑到蔬菜批发市场问价格……
这件事让刘占平得到启发,通过互联网可以把蔬菜等农产品卖出去。他开始有意浏览琢磨涉农网站,凡是能搜到的农村网站,他就注册体验,几个月、一年过去了,他注册过账号的网站再登陆看看,就没人理,经琢磨他才明白,原来那些网站大多都是僵尸网站。这期间,省会有位律师从一位媒体博友哪儿得到他的电话,她跟老公驱车来到军寨村找到刘占平,商谈合作运营网站事宜,这时候,他就像当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非常兴奋和惊讶的说:“原来个人还可以建网站呀!这太好了,我要建自己的网站”,听起来觉得好笑吧,城乡差距就这么遥远。
为了实现建网站卖农产品这个梦想,2011年刘占平想去一家涉及互联网业务的公司打工,因他在网上撰写博文稍有名气,经网友之间推荐介绍他辗转于网站、文化公司、网络公司,他不仅仅是为了挣一份工资,他是带着合作创建“咱村网”的目的去打工的。因为他游走在小公司里,仅上过初中,接触的也都是草根阶层,尽管编写的网文上过头条,策划的活动被省里采纳,但要建网站、玩转农村电商,谈何容易!三年多进出四家公司,合作未成。2013年8月,他下了决心辞工回到家乡,自己请技术把网站建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