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刘占平的“互联网+卖菜”梦

   日期:2015-07-07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249    评论:0    

  2013年春天,鸡泽县甘蓝菜再次贱得无人问津,他发的微博,被当地媒体关注广泛转载,邯郸美食林超市得知这一消息,到鸡泽县菜农地里采购了数万斤甘蓝菜。他在涉农网上发的西瓜信息,引来多个外地瓜贩子来地头采购,仅经他个人就成交了十几单。他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与他聊起互联网怎么加上农业,他眉飞色舞,激情四溢,梦想多多,完全置身于互联网中。笔者想:当年火星人马云创业是不是也这样状态呢?

  刘占平深有体会的说:“互联网是个很实用的媒介,学生用它学习,商人用它卖货,农民用它干农业……互联网是一个承载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一个超越了原来已存在的所有的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一个人人可参与的图文声像传播媒介。无地域之分的交互性让信息传递在不断裂变,瞬间爆发,就像蒲公英种子遇到了东南西北风……移动互联网更加速了信息传播的便利”。

  “邢老师,您别笑俺,一个不懂网络技术的农民工,还要创建网站?要利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俺不会造手机,但俺会玩手机,这你信吧!”不关你信不信,笔者确实信了,刘占平真的是一个网络销售农产品的痴迷者。

  尝试网卖 通过大数据搭供销桥

  刘占平现在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咱村网”的站长,刘站长说:“咱村网不是一个单纯卖蔬菜、水果的网站,蔬菜水果只是咱村网通过‘互联网+’切入市场的第一步计划。咱村网会通过线下自建在蔬菜基地的分拣中心来影响带动更多农民参与进来,会把各个村里的小超市链接起来,怎样把农资配送给农民,怎样服务外出务工农民的耕地……咱村网不仅是一个链接城乡的商品购买平台,在‘互联网+’这个链条上,不仅做农产品配送,还要推广农产品安全种植。比如大蒜种植区,因为重茬连作,大蒜病虫害严重,要想获得高产,种出品相好的大蒜、蒜苔,蒜农还在偷偷地寻找禁止施用的剧毒农药3911,这不碍农民觉悟低,主要是目前市场上没有替代3911的新型低毒高效农药。比如西瓜种植区,因重茬问题,瓜农不得不采用嫁接技术,嫁接的西瓜口感不好。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通过互联网+农业,打造一个生态链,通过网络大数据,进行合理轮作,让农产品实现按需种植……”

  2014年4月“咱村网”上线,刘占平和他的两个合伙人,在邯郸市广安小区通过地推,到5月22日配送出第一个网上订单。在小区居民怀疑的眼光中,他们扛着西红柿箱子,让市民品尝,讲解网购蔬菜的优点,到8月仅在广安小区推广到200多用户,每天收到50多订单,有40多用户隔三五天一个订单,实现了线上互动交流预定、线下配送提货的初步设想,这个月赚了6000元,每个人分了2000元工资。刘占平跟他的合伙人成为邯郸网上卖菜第一拨人。要想获得更多利润,就需要获得更多订单,必须扩大食材品类,蔬菜可直接从菜农地里采摘,其他食材如木耳、调味品等因销量少,无法从商家采购,批量采购资金投入极大,更需要库房等设施配套。投入20多万元,折腾了半年多,辛苦不必说,一个人只赚到微不足道的2000元工资,两个不了解互联网模式的合伙人泄气了。

  刘占平却从这2000元里看见了曙光,广安小区小试牛刀试验跟他预想的基本一致,若找到资金找到懂互联网有志于互联网的合伙人,挨着广安小区,一个小区一个小区推广,发展规模,暴利不可能,但做到微利运营,逐渐按照预想拓展市场,向着社区支持农业方向发展,大有前途。随着手机用户增长,“咱村网”开通了微信服务号。刘占平到另一个小区推广试验,他搬着两筐菜,加微信送颗菜,利用上午下午下班时间,两天获得103个微信粉丝,产生了7个订单。刘占平觉得网上卖菜,用户不是问题,因为刚开始销量小,货源配送是最大的问题,越过这道坎,就会爆发式增长。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