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价格改革的一个重要初衷,在于有效抵御进口转基因大豆价格冲击。毕竟,“豆贱伤农”,影响了种植积极性,也导致种植面积缩水。
那么,大豆目标价格的实施究竟有无扭转连续减产局面?2014年,记者采访王小语时,他曾明确表示,“2014年大豆种植面积首现恢复性增长势头”。今年情况怎样?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是增加的。”王小语对记者表示,经反复核实,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在4000万亩以上。“今年的大豆目标价格补贴5月底、6月初才发放,作用刚刚开始显现。”
王小语对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充满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政策对大豆产业的助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而且还应坚定不移加以推进。“不仅限于大豆品种和东北主产区,在其他地区、对其他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也应开展试点推进。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通过将价格交给市场,有利于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有效推动产业发展。”
调整完善 没有终点
目标价格效果初显,让国产大豆的“守望者们”看到了曙光,扩大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呼声渐起。那么,应当如何科学扩大呢?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黑龙江省农户垦荒能力极大增强,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但许多土地并没有进入国家统计内。这导致国家支农补贴在黑龙江省被“摊薄”。
王小语表示,因面积“摊薄”,黑龙江省农资综合补贴大幅低于相邻的吉林省——2014年,黑龙江每亩70元左右,吉林则为每亩133元左右。整体算下来,黑龙江省少得农资综合补贴100多亿元。在进一步做好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时,应避免“面积摊薄挫伤农民积极性”。
此外,大豆与玉米“争地盘”的问题,亦应在进一步的政策调整中加以注意——既需对已有政策进行调整,又要扩大目标价格范围。
为确保粮食安全,国家对产粮大县实施奖励政策。王小语表示,由于大豆单产不到玉米的1/3,将大豆面积改成玉米,能增加粮食产量,还能得到奖励,这使部分地方政府对增加大豆种植面积缺乏积极性,也导致了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畸高”,反过来又使目标价格改革效果打了折扣。“种植结构不平衡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所以应当适当调整产粮大县奖励政策。”
王小语建议,应当调整产粮大县入围条件及奖励政策:一是东北主产区产粮大县入围条件增加“大豆面积不少于属地粮食总播种面积1/4”;二是产粮大县标准,大豆品种按“1×3”(产量的3倍)核算粮食产量或商品量,从而鼓励提高大豆单产;三是奖励因素所占权重方面,在原有商品量、产量、播种面积加入“单产”评价,以推动大豆种植水平提升。
王小语认为,应当对大豆主产区试点玉米目标价格改革。东北主产区虽然取消了大豆临储政策,进而施行目标价格补贴。目前,玉米、水稻仍有临储和保护价政策,企业收储玉米、水稻,国家出费用,利润稳定,而大豆则需面对市场风险。“随着大豆价格补贴政策的实施,试点单位已积累了一定操作经验,建议在东北主产区试点玉米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从而推动主产区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摆脱东北地区玉米库存积压局面。”
王小语表示,从实际工作可以看出,有少部分流转土地农户和土地经营者“在谁获得目标价格补贴”方面,容易产生矛盾。因此,应当加强政策普法宣传,减轻基层部门工作压力。“试点期相关调研发现,部分豆农土地流转不使用规范统一的流转合同,个别仅口头协议。在核实面积、发放补贴等环节增加了政策实施成本。落实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应当抓紧建立全国联网登记制度,以便国家对耕地资源及农村事业做到全面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