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4年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贵州省中药材人工种植及野生保护抚育总产量达155.25万吨,实现总产值为120.12亿元;总面积累计突破500万亩,达到511.28万亩,位居全国第3位。
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贵州省中药材人工种植及野生保护抚育总面积累计突破500万亩,达到511.28万亩,比上年增长11.4%。其中,草本类(人类种植及野生保护抚育)250.08万亩,木本类261.20万亩;总面积上10万亩的中药材品种有刺梨、金(山)银花、杜仲、花椒、太子参等14个品种。
总产量达到155.25万吨,其中草本类141.69万吨,木本类13.56万吨。总产量上万吨的品种有生姜、玄参、鱼腥草等28个;实现总产值120.12亿元。其中,草本类102.33亿元,木本类17.79亿元,总产值超过亿元的品种有太子参、生姜、石斛等28个。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贵州省共有27个品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中,织金续断、织金头花蓼、道真玄参、道真洛党参、雷山乌杆天麻和黎平茯苓6个品种为2014年新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时,截止2014年,贵州省有何首乌、太子参、头花蓼、淫羊藿和金钗石斛5个品种通过国家中药材种植基地(GAP)认证。
据了解,贵州省是中药材资源大省,是全国中药材四大主产区之一;现有中药材品种资源4802种,占全国中药材种类总数的40%,居全国第2位。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贵州省提出将着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中药材现代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大宗药材品种和中药材、名牌中成药骨干企业,全面提升中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把贵州省建设成为全国中药材大省和中药民族药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