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与金骆驼奖参评品牌尘埃落定,安溪铁观音以公共品牌身份,入选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首位,将于8月3日至9日,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以“中国故事中国茶”为主题的中国茶文化周活动中魅力绽放,米兰世博将成为安溪铁观音海外营销的又一窗口。
在外,踏出国门推广营销;在内,抢抓茶叶品质,对接国际市场。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生态产业工程,茶叶生产从源头抓好质量和安全卫生,完善检测监控体系,以茶企、合作社为主体建设生态茶园,推进发展无公害茶叶、绿色茶叶、有机茶,不断提高茶叶出口份额。
6月23-28日,誉丰国心、坪山茶业等我县数十家茶企组团参加捷克和匈牙利举办的2015年中国出口商品展,参与为期5天的中国“地标”安溪铁观音文化推广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工作品茶展销活动,安溪铁观音以其独特的口味再次引起外国友人注目。
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德峰茶业“地标”安溪铁观音推广团队举办了三场“微茶会”、二十多场零散品鉴会,让当地媒体、采购商、高校学生等民众体验茶叶特有的“观音韵,兰花香”,了解铁观音的品饮方式,纷纷赞叹。推广活动获得匈牙利亚洲中心董事长Rudolf Riedl先生的赞赏。
早在今年年初我县召开的茶业工作会议上,县委副书记陈文聪明确表态:“今年要把重头戏放在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持续推动茶酒对话,支持企业到国外宣传推介,建设营销中心。”三和茶业董事长
目前,我县茶叶外销已从日本、东南亚逐步扩大到俄罗斯、欧洲、美洲、非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八马、华祥苑、中闽魏氏、坪山、三和等茶企抱团已成立安溪铁观音欧洲营销中心,以“安溪铁观音”大品牌进军欧洲奢侈品市场。
“茶好喝是硬道理,但好酒也怕巷子深,有好茶但没有广泛走向市场,没有规模效应和庞大的消费群体,品牌的影响力就小了。”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响应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全媒体推广手段,到海外宣传安溪铁观音、传播安溪茶文化,正是安溪茶业开拓国际市场、获取品牌效益又一次历史性机遇。
其实,在100多年前,中国茶叶就曾垄断过国际市场。17世纪,中国茶叶由晋商从福建运往俄罗斯的恰克图,再销往北欧;明清时期,安溪茶叶80%由厦门运销东南亚,部分由海路转运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欧洲茶叶供应中心,进而销往欧洲。
以我县为例,近20年来,茶叶生产各个环节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以茶企、合作社为单位建设的规模化生态茶园不断增多,这些都为茶叶出口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几年来,我县每年出口茶叶上万吨,约占总产量20%。
“每年上万吨的茶叶出口多数还停留在原料出口上。”相关人士透露,长期以来受深加工能力不足等方面影响,铁观音大多还是被第三方买家购买贴牌后以数倍的价格销售,茶企利润并不高。而第三方买家以日本买家为主,目前随着印度、伊斯兰卡等新兴茶产区的崛起,安溪铁观音原料的价格竞争优势已不再明显。“我们不能再去拼数量,应该转而拼品质,拼茶文化的捆绑销售。”这样的突破近年来十分明显。
兴溪茶厂年出口茶叶量排在我县茶叶出口企业前三位,很早便通过欧洲和美国双重有机认证,连续多年完全通过日本肯定列表276项农残与微生物检测。茶厂董事长王吾河告诉记者,目前,兴溪茶厂每年出口茶叶1500吨,其中,60%送往日本,其余的主要销往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
在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出口茶叶以低价茶为主,大多被制成饮料和茶包。“国外的生活节奏快,这样便捷的产品更适合他们饮用。不过,现在也开始有每公斤60—100美元的茶叶小批量出口了。日本一些茶人会采购中高档茶叶作为茶道用茶,欧美也有一些高端茶叶店渐渐冒了出来,加之我们又有有机认证,相信安溪茶不久就可在欧美打开一片天。”王吾河相当有信心。
2014年,八马茶业一批1275公斤、货值达20.91万美元的高档乌龙茶,顺利出口到非洲乍得,实现安溪高档乌龙茶大批量走出国门,并实现两项新突破:一是首次对非洲国家出口零的突破;二是单价为每公斤164美元,是全国茶叶出口平均价的40多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常常遭遇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一些世界茶叶进口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由于自身的因素不生产茶叶,对进口茶叶制定非常苛刻的农药残留标准(MRLs)。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增加了茶叶生产成本,影响出口茶叶竞争力、出口量和出口创汇。
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生态产业工程,茶叶生产从源头抓好质量和安全卫生,不断完善检测监控体系,以茶企、合作社为主体建设生态茶园,积极推进发展无公害茶、绿色茶、有机茶。
2014年1月,我县出口乌龙茶质量安全示范区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同年,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安溪。该中心可以检测百余种的茶叶项目,为响应国际市场需求还设立专门的评审室,由拥有相当资质的专家对每批茶叶品质进行评定。“这是全国惟一两个重点茶叶检测实验室之一,能及时将各国的进口具体要求传达给出口茶企,给予茶企技术检测上的各项便利,堪称是茶企出口的‘守护者’。”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说。
做好产品终端检测的同时,我县也加大力度对茶叶生产环节的管控。在八马茶业龙门基地,茶园划分成块、编上号,责任到人进行管理。出口茶叶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基本要求,建立从茶叶栽培、初制、成品茶包装、环节销售等全程可追溯网络信息查询管理模式,得到农业部的认可并列入农业部试点单位。“每年出口茶叶总量千吨左右。”八马茶业总经理王文礼说。
目前,我县不少茶企都有专属的出口茶园,与面向国内消费者一样,其中不少都以生态标准来建设,讲究的是茶、水、树的结合,减少甚至避免使用任何杀虫剂,而利用光学原理、颜色诱导及雄害虫的味道引诱等生态防治病虫害的办法在全县推广开来。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要求,也有不少出口茶园开始推行有机茶生存模式,完全不用化肥及农药等农资产品,只使用杂草、羊粪等有机肥料。现全县推广杀虫灯、黏虫板、捕食螨和生物农药面积达10万亩,至2014年全县有机茶企从原来的13家发展到18家,认证面积从原来的34128亩增加到38358亩,新增423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