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重中之重,由于我国农业发展过快,化肥使用量过多也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为此我国农业部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研究员刘存寿带领的研发团队,历经近20年的研究成果,可为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人们通常将化肥副作用归结为化肥施用比例不合适、盲目施肥所致。但刘存寿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既然从化肥施用早的发达国家到施用晚的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出现了化肥副作用,其中必有深层次原因”。
刘存寿及其团队用两年时间攻克了水溶性腐植酸有机物质成分测定方法,从水溶性腐植酸中测定到约2000种有机物质,按照这些物质的植物生理作用可划分为七大类;同时,还测定到其中含有38种矿物元素。
刘存寿从上述系统研究结果中提炼、验证了三条自然植物营养原理:(1)植物根系能够吸收多种有机营养;(2)植物健康生长需要吸收多种矿物质元素;(3)植物矿物质养分的有机配位化合物能使植物生物有效性更高。
由此,化肥副作用形成在理论上得到了揭示并阐明。由于化肥均是无机盐类,且仅提供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营养种类和化学形态均不满足植物营养需求,长期单一施用化肥导致植物有机营养与矿物质营养、大量营养元素与其他矿物质营养元素双重失衡。随着失衡程度加深,化肥副作用逐一显现并不断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