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我国将加快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化开发

   日期:2015-07-31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175    评论:0    
   营养更全面,减少水土资源消耗、单产提升潜力大……小土豆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低估。在北京延庆召开的2015世界马铃薯大会、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国际研讨会上,马铃薯成为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和公众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均衡营养、粮食安全、可持续
 
  马铃薯是世界上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中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去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5570千公顷,鲜薯产量9500多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1/4左右,已成为马铃薯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马铃薯含有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全部七大类营养物质,赖氨酸含量远高过小麦和稻米,可开发出营养健康的主食产品。”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小虎说,目前,中国马铃薯年人均消费量41.2公斤,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且消费结构单一,主要为鲜食菜用、炸薯条等,加快开发马铃薯馒头、面条等主食产品,可为提升营养健康水平提供新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马铃薯产业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的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不仅能正常生长,还能减少水土流失。试验表明,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完全雨养条件下马铃薯亩产仍可达到1.8吨。
 
  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化开发面临多重挑战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专家调研指出,当前我国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也面临多重挑战:
 
  ——品种缺乏。目前中国生产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中,只有少数几个品种适宜中国特色的主食化开发,油炸食品加工和全粉加工专用品种依然是国外品种为主,适应性弱,抗病性差。馒头面条和米粉等不同主食化产品要求的品种不同,品种培育是关键。
 
  ——饮食习惯。中国人一直将小麦、大米和玉米作为主粮,要使马铃薯成为主食之一,除了在产品品质、花样方面下功夫外,更重要的是如何适应国人消费习惯,这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价格成本。马铃薯加工成全粉需要经过多个工序,生产成本增加,目前马铃薯全粉价格在1万元/吨左右,是面粉的3至4倍,产品成本偏高是主食化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效益不稳。2011年至2013年,马铃薯价格从最低位经过稳定期到达高位期,2014年多数产区马铃薯价格又进入了低迷期,目前各产区价格上扬。如何稳定种植收益,保障产量稳定,是满足主食化需求的关键。
 
  推动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
 
  据农业部介绍,今年6月,马铃薯全粉占比30%的第一代马铃薯馒头在北京上市,目前已在全市200多家超市销售。第二代马铃薯主食产品也已成功开发,马铃薯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的马铃薯全粉占比分别提升至70%、45%、55%,为更多消费者走近马铃薯主食产品创造了条件。
 
  记者从研讨会上获悉,今后我国将坚持“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理念,加快选育主食加工专用品种,建设优质原料生产基地,研发主食产品及加工工艺,扶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下一步,我国将利用南方冬闲田、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生产。优化马铃薯主食原料生产布局,加强产品工艺研发,培育市场消费主体,打造全产业链。
 
  同时,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扶持育繁推加一体化的龙头企业,科学引导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和市场消费。先行培育一批重点城市,不断优化生产、加工和消费布局。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