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十七次全体会建议撤销杀扑磷的农药登记,同时将百草枯毒性级别修订为剧毒,适时撤销现有百草枯产品的农药登记。这意味着,百草枯离灭亡已经不远了。
“其实对于百草枯的管理很早之前就开始了,由于其毒性巨大的缘故,和它相关的事故也是频发,但是由于其实用性很强,可以说是屡禁不止。”业内人士李先生(化名)表示。李先生告诉记者,中国是生产和使用百草枯的大国,随着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的禁用,百草枯已逐渐成为引发农药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
百草枯因具有见效快、耐雨水、性价比突出等优势,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但同时因其毒性强,对人、畜威害非常大,一旦中毒,没有特效解毒剂等“缺陷”,已成为继有机磷农药之后中毒发病率第二位的农药品种,这引起了社会公众对此农药的极大关注。
2012年4月24日,农业部、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决定对百草枯采取限制性管理措施,自2014年7月1日起,撤销百草枯水剂登记和生产许可、停止生产,保留母药生产企业水剂出口境外使用登记、允许专供出口生产。
农药残留问题是近些年来我国关注的焦点之一,而百草枯作为其中的“佼佼者”禁用无可厚非。卓创资讯分析师牛伟娜告诉记者,长远来说高毒、剧毒农药的登记证的撤销对推进农药产品向低毒、高效产品的转型有促进作用。短期来说,使本就低迷的这些产品市场行情雪上加霜,以百草枯为例,目前外贸订单较少,行情比较弱势,部分产品登记证适时撤销的话,对于新剂型的研发和推广带来一定阻力,母液行情仍有下滑风险。
李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的农药产业十分粗放,高效剧毒的农药的销量并不差,因为其在除草杀虫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一些早该被禁止的高毒农药却屡禁不止。而相对而言,一些危害比较小,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农药就丧失了其最大的竞争点,对于中国农药市场的转型升级十分不利。
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剧毒农药的监管不能仅仅因为市场的阵痛而停止,不能只看短期而不注重长远发展。农药市场一直以来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从农药质量体系建立、到剧毒农药施用监管都是一道道难解命题。在这种情形下,在立法规定蔬菜、瓜果禁用剧毒、高毒农药之后,如何真正管好剧毒、高毒农药的使用,还必须从源头抓起。首先要实现的是监管的归位,只有监管部门负起了应有的责任,生产和销售才能得到有效的监控,这也是源头治理的第一步。其次,开发更多新型生态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要进行大量的宣传推广。这样,剧毒、高毒农药才会失去市场。相比立法层面的升级,其实源头监管的升级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