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储政策正式发布之前,市场各方对玉米政策的预期影响普遍看空,更有预计临储政策实际效果的大幅调整将会集中在三个方面:大幅降价、提高标准以及缩短收购周期。
近日国家粮食局正式出台《关于2015年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有关问题的通知 ,《通知》规定,2015年国家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收购期限为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1元/斤。
临储玉米政策执行主体在于中储粮,一直秉持顺价销售的原则。在《通知》出台当天,国家粮油交易中心结束了最新一轮的玉米拍卖交易,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玉米4998397吨,实际成交119301吨,成交率2.39%,成交均价2302元/吨。预计当前临储玉米规模在1.0~1.5亿吨之间,按照这个差价计算,临储玉米价值因此《通知》而蒸发了300~450亿元。其实,成交和库存的玉米有相当一部分是2013年,甚至2012年的,当年的收储价格也不低,加上储藏成本(160元/吨),真实亏损要更大。
1元/斤的价格相对于去年降低了0.11~0.13元/ 斤,既不符合市场预期的1800元/吨~1900元/吨价格区间,也没有达到当前的最低拍卖价。高于市场预期,那么有可能今年的收储规模依然庞大;没有达到最低拍卖价,那巨大库存依然难以消化。这个双方都不利的决定是如何做出的呢?
其实反过来想一下就不难理解。玉米庞大库存决定了收储价格不可能高于或持平当前市场价;而如果一步到位的进行改革,粮食安全、社会稳定、财政补贴压力、已有库存消化等等都是巨大的问题。
生产问题
玉米在部分地区已经成了主要经济作物,主要原因就是政策的稳定性。在东北玉米种植替代了大豆,如果玉米临储取消,水稻可能就会取代玉米,到时候水稻库存可能也会更高,难道水稻收储政策也要改革?同样的,在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玉米也正在取代油菜、花生或其他经济作物。农名在认为有政策托底、种植收益稳定的情况下选择种植玉米,政策突变造成的严重后果将不可预计。
玉米定价为1元这种壮士断腕、弃车保帅的举动虽然于财政不利,但政策考虑主体更多的是在于农民。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学问题,更多的应该是政治考量的问题。华北地区新上市春玉米开秤即跌破1元大关,对于市场造成的悲观情绪有可能致使价格趋势进一步下行,对秋粮种植主体造成不利影响。一旦农户预期有所偏差,新粮上市就可能引发抛售,贸易商、加工厂也会更加谨慎,卖粮难再现对未来粮食生产可能会产生持续数年的负面影响。在人口基数增加的前提下,长期来看宏观整体上粮食仍是处于紧平衡的状态,政府不会容许2000年~2004年的情况再出现。
再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临储政策出台时间比去年的11月提前了2个月的时间,无疑就是在给市场注入强心剂,避免新粮上市出现价格滑坡以及认为炒作。
库存问题
国家拥有定价权的基础不仅是因为玉米的政策属性,更是因为临储玉米的市场占有率。在市场经济中,只要市场占有率超过10%就可以拥有议价权或定价权。粮食市场虽属于计划经济范畴,但从更高层面来看,国家也只是一个“超级贸易商”。尽管有国家信用背书,玉米的储存、贸易也应该有盈有亏才正常,才更符合市场规律。
当然问题还有另一面。目前讨论最多的是东北庞大的玉米库存难以消化,然而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其实难以言明。在2012年之前,东北粮食贪腐问题频发,一有检查粮仓就起火,个中原由自有分说。转圈粮、陈化粮、霉变损耗等等问题在一定范围内现实存在,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是否吻合仍然存疑。去年将霉变指标从2%放宽到5%,对MIR162转基因玉米放宽了准入的同时从乌克兰进口非转玉米,国内开展巨量收储;而在2014年生猪养殖业已经浮现了寒冬的苗头,2015年的消费量应该可以预见。
按照行业预测,将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的差异忽略不计的前提下,库存高企也是现实情况。在估计库存量为1.3亿吨的基础上,收储价每降低1分钱财政就将损失26亿元,过于压低价格,现有库存会使财政损失太大;继续抬高价格同样导致市场接受度低,库存难消化,不仅库存成本需要继续支付,新玉米的收储可能又会创下历史纪录,又将是3000亿以上的资金成本。
贸易问题
1元/斤的价格说高不高,说低也确实不算低,算得上是一个农民保收入、贸易微利润、加工有空间的托底价格。去年和今年初玉米收储力度过大,东北、华北地区市场余粮价格整体走高,甚至出现市场与政府争粮的现象,今年恐怕不会再现。一方面,贸易商吃准了政府库容的症结所在,另一方面,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也会让贸易商举棋不定。
年中制定的“粮安工程”规划,预计将于年底前在东北新建5000万吨仓容,不出意外的话将盛满玉米。农民手中余粮将会保存较多,而到明年养殖业需求一旦恢复,首先消化的还是农户手中的玉米,国家库存可能只能寄望于明年玉米面积有限制的缩减。